首届论坛智慧火花碰撞,文化强国建设迈上新征程

“小满”节气刚过,岭南地区开始进入夏收夏种季节。一年前,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于深圳发轫,聚集最强大脑,发出文化强音。一年后,2024年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将于5月23日-24日在深圳举行,又将掀起一场场文化强国建设的头脑风暴。
聚集最强大脑,发出文化强音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于2023年6月7日-8日举办,论坛的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会人士围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人文湾区等话题广泛开展讨论,积极献智献策。论坛期间,智慧的观点层出不穷,启迪听众思考。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同时还要挖掘古老遗产的时代价值,让中华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图片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用文化融合促进人心相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深受多元文化影响,关键是如何利用其多元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出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
《人世间》等剧导演李路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拍出顺应时代、受百姓喜爱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世界。
非遗走出国门,文艺精品频现
一年来,与会人士颇有建设性的建议,被付诸行动;而众多的文化强国建设成功实践,更印证了与会人士的真知灼见。
“中华文明”是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的热词。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最新成果,有关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图景等重大问题得到更加清晰明确的解答。广东也在2023年下半年发布了“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用12年时间展开对岭南早期人类与文化发展历程的全面溯源。
图片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了更多生动的实践。今年春节期间,广东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普宁英歌走出国门,在英国伦敦参加“四海同春”新春庆典,以气势如虹的舞动与世界人民一起恭贺新春佳节。今年5月,由我国国家档案局申报的“成都老茶馆档案”等三项档案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在文艺创作方面,更多爆款破圈精品出现。以广东为例,去年,粤产年代传奇大剧《珠江人家》开创性地将粤药、粤菜、粤剧融入剧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最高收视率突破3%;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登录龙年央视春晚舞台,舞蹈与武术的完美融合、咏春拳与香云纱的双非遗亮相,圈粉无数;由大湾区艺术家创作者强强联手打造的音乐剧《雄狮少年》普通话版、粤语版,连连爆款,成为人文湾区建设的又一范例……
让我们一起期待,2024年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结出更多硕果。
文 | 记者 黄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