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府谷:以检察之力,助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陕西府谷县,位于秦晋蒙三省区交界处,也是黄河入陕第一站。黄河府谷段全长108公里,流经该县6个乡镇,府谷人民的生产、生活都与黄河息息相关。
水有灵气,人有活力。2018年,府谷县检察院率先在全省启动“保护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在“去黑、治黄、覆绿”生态检察履职过程中,与县林业局共建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碳汇实践基地,用法治方式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图片
府谷县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碳汇实践基地
5月20日,极目新闻记者跟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护民生·高质量发展中国行”采访团,走进陕西府谷检察一线,实地探访当地在公益诉讼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多举措守护黄河“最美岸线”
5月的黄河府谷段,碧波荡漾,两岸绿意葱茏。乘车经过,眼前仿佛有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在徐徐展开。然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这片水域却是另一番模样。
当地一位村民向记者介绍,早些年,黄河水域上采砂船众多,猖獗的采砂行为对河道、河堤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水流浑浊,河堤的破坏还加剧了洪涝灾害。
图片
经过治理后的黄河府谷段水域
“现在水流清澈,也没有采砂船作业。”该村民称,有不少外地来的游客,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与大家印象中的黄河水大不一样。”
黄河水从“黄”到“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2018年,府谷县检察院率先在全省启动“保护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并对黄河府谷全段存在的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问题展开全面调查。
当地县委、县政府也成立“黄河河道采砂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小组”,全面开展整治工作,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整治工作全程跟进监督。
除了治水,当地对黄河的生物种群结构恢复也十分重视。府谷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王娇介绍,为改善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府谷县积极争取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在墙头生态农业园区设立榆林市黄河府谷段增殖放流点。
此外,府谷县检察院还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对在非法捕捞水产品等案件中提出人工增殖放流诉讼请求作出制度探索。
“放流的都是本地培育的鱼苗,以黄河鲤鱼、本地鲫鱼类为主。”在走访中,王娇告诉记者,5月20日中午便举行了一场增殖放流活动。截至目前,该放流点累计放生鲤鱼等鱼苗49.5万尾,已成为晋陕蒙重点增殖放流区域。
“现在黄河府谷段水质达到二级水质,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恢复。”王娇说道。谈话间,平静清澈的河面上,两只水鸭正扑腾嬉戏。
“检察+碳汇”机制,促进生态恢复
为了促进受损生态的有效恢复,府谷检察机关还采取了“检察+碳汇”的模式。
图片
府谷县人工增殖放流点
王娇介绍,县检察院与县林业局联合建设了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碳汇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解决公益诉讼案件的实际所需,如案件中当事人想以补植方式修复生态,实践基地则可以为异地补植的当事人解决“地”的困难,也能在当事人不想自行补植复绿时,利用其缴纳的费用集中开展补植复绿工作,可以将案件中收回的碳汇价值损失款项用于造林绿化,提升区域碳汇能力。
20日,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黄河沿岸的碛塄农业园,这里是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碳汇实践基地。从基地山顶极目远望,青绿色的山间点缀了不少白色的育林板。据介绍,该基地成立于2023年,目前共划定种植面积15000亩。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计算碳汇价值,并完成补植复绿?王娇称,先由第三方公司对损毁林地进行碳排放鉴定,计算出相应的价额。考虑到树苗有种植季节,一般由当事人向政府部门缴纳碳汇费用,林业局在适宜的时节统一进行补植的工作,“前不久刚补植过一批,有上万余株。”
王娇印象最深的,是一起因建厂房非法占用农用土地案件,经鉴定,违建造成碳汇损失10万余元。该当事人主动认购碳汇缴纳相关费用,并愿意进行补植复绿的工作,“经过后续追踪,几百株植被生长得确实不错。”
据了解,自“检察+碳汇”机制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底该基地已累计完成油松、侧柏补植近8000余亩;截至目前,收回生态修复费、惩罚性赔偿金183.7356万余元,收回碳汇价值损失33.0954万余元。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