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岭南第一大围”历百年仍固若金汤

图片
“拥有大大小小777间房子,以‘岭南第一围’之美誉闻名于世。”近日,记者走进韶关始兴满堂客家大围景区,它是广东省最大的一处客家围楼,被誉为“粤北第一民宅”。据悉,这座围楼集赣南、粤北、粤东四角楼之大成,从规模、造型、材料到工艺,都堪称“客家四角楼之最”,也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
始兴是中国围楼文化之乡,素有“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之说法,这里的围楼不同于福建的客家土楼,是一种防御性极强的堡垒建筑。据满堂客家大围景区讲解员介绍,满堂客家大围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33年),竣工于咸丰年间(公元1860年),是我国第一个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客家民宅,并于2020年8月被评为4A级景区。
围主是当时富甲一方的豪绅官乾荣,为了家人的居家安全而修建了这座聚居民宅。据记载,围楼设计、施工师傅是盛唐名相张九龄的三十三代世孙张赞业。
据介绍,满堂围建筑布局是北方古代城堡和四合院住宅的组合,建筑群由中心围、上新围和下新围组成,里外三层,“三围九厅十二院,七百七十七间屋”。大围以中轴对称、四周向心的合院布局,祠堂设置、住房格局,融入方位、次序和宗族伦理等观念,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家庭结构形态的特征。
这座大围防御功能极强。整座围楼只有一个出入口,共设有五道门。若遇盗贼侵扰,大门一关,便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大门两侧或顶部设有水池,只要打开机关,水池内盛满的水便可倾泻而下灭火。大围围墙厚度普遍在60厘米以上,中心围四角炮楼底层的墙基最厚达8.2米,墙体上布满瞭望孔、射击孔。炮楼底层的墙体还用各种铁皮包裹,内里夹杂着沙和碎石,一旦敌人挖破墙壁,沙石便会流泻而出堵住洞口。
此外,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建筑群建在两条河流汇合处的河滩上,却能历经百年而无一处出现裂缝或下陷迹象。这是因其使用了九层松木作为地基,松木一律经过浸泡或涂抹后才使用,不但不会腐烂,反而是时间越长越坚硬。因此,中心楼历沧桑而无虫蚁之害。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