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美国利率走势成谜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的走势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对于美国利率中期内是否会回归疫情前的低水平,还是将长时间维持高位,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对于利率的未来走势,他也“毫无头绪”。
克鲁格曼表示:“在利率问题上,我简直就是一头雾水。无论谁声称知道确切答案,那都是在自欺欺人。”他的这番言论无疑为这场关于利率走势的辩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4.4%左右,远高于疫情爆发前的不到2%的水平。国会预算办公室早些时候的预测也指出,未来十年,这一收益率可能会在4%左右波动。
克鲁格曼,现任职于纽约市立大学,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疫情前相比已发生诸多变化。他举例指出,移民数量的大幅增加以及拜登政府产业政策对制造业投资的吸引力,都是影响利率走势的重要因素。
此外,克鲁格曼还提到,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可能会促使企业增加资本支出,这进一步增加了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这位经济学大师看来,尽管存在诸多变数,“也许实际上2019年仍然应该是我们的基准,而我们也将回到非常低的利率”。
这场关于利率的争论仍在继续,而市场也在密切关注着任何可能影响利率走势的蛛丝马迹。在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中,克鲁格曼的言论无疑为这场辩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让人们更加期待未来的利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