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巨轮连夜赶往中国,被不长眼的胡塞导弹误伤,友军也照打不误

加沙战事仍在继续,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针对过往商船的打击力度也未曾降低。近日,就有一艘从俄罗斯开往中国的油轮,在红海被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击伤——不长眼的胡塞导弹,这次直接砸中了自家友军俄罗斯的“命脉”。
图片
【胡塞武装袭击了一艘驶向中国的油轮】
事情是这样的,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由希腊一家航运企业运行的“风”号油轮,在经过红海海域时,被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击中,船只进水并一度失去动力和转向能力,但在船员的及时抢修下,船只目前已经恢复了动力,得以继续航行。在被击中时,这艘船上装载着从黑海沿岸的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装载的原油,最终目的地是中国。
目前,外界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人员伤亡的报告。在当地执行护航任务的西方联军舰队已经派出了一艘军舰,前往帮助这艘油轮。胡塞武装尚未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美军则发文谴责胡塞方面的行动危害了红海的航行安全。
需要补充的是,有消息称,虽然在明面上,“风”号是一艘由希腊航运企业拥有并运行的船只,但这艘船事实上属于俄罗斯“影子油轮”船队的一员,专门负责为俄方避开西方制裁运送原油。
图片
【有消息称,“风”号事实上属于俄罗斯“影子油轮”船队】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次的事件就与之前的胡塞武装袭击中国籍船只一事有些类似。
今年3月时,中国籍船只“黄埔”号在经过红海时遭遇胡塞武装远程火力袭击。由于这艘船当时属于一家成立不久的香港公司,在几个月前,还是一艘英国航运企业所有的船只。外界便猜测,胡塞武装袭击“黄埔”号,是因为没有及时更新数据库,或者认定这艘船虽然改换了国籍,但仍是英国船只。
而此次“风”号油轮遇袭,则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胡塞武装仍旧缺乏足够的情报信息收集能力,在作出不攻击经过红海的中俄船只这一承诺后,也没有真正做到随时与中俄两国沟通,所以既不知道这艘船可能属于俄方,也不清楚船上装载的是运往中国的俄罗斯原油,只是简单地以船只属于希腊企业,确定了攻击目标。
图片
【胡塞武装拥有不少伊朗支援的远程打击武器】
第二种可能,就是胡塞武装在目标选择上,过于简单直接,只看公开的船只所属国,不管船上的货物属于哪方。毕竟,“风”号从哪里启航,前往哪里,在国际航行信息平台上就能够查到。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胡塞武装的技术水平不足,错误地将“风”号认定成了另一艘商船,然后就展开了袭击。考虑到这次袭击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1点前后,胡塞武装通过无人机等装备进行目视辨别的能力下降,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而无论具体情况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胡塞武装以及站在胡塞背后的伊朗当局,确实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继续进行这种针对过往商船的攻击行动。
首先,虽然全世界都清楚,胡塞武装的行动是在配合伊朗等方向以色列施压,支援巴勒斯坦。但这种针对民船的行动,仍旧对全球的供应链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大批船只被迫绕行好望角。
图片
【胡塞武装的袭击已经对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长此以往,国际社会非但不会支持胡塞武装的行动,还有可能导致不满情绪的增加,不利于未来红海局势恢复稳定。最起码,胡塞武装也应该更加注意行动细节,尽量避免袭击与中俄相关船只,争取中俄在红海危机中保持中立。
其次,加沙停火是红海局势降温的必要条件,与之相对的,红海局势的持续紧张也不利于加沙停火谈判的进行。而在此轮加沙冲突持续数月后,无论是胡塞等方的军事行动,还是国际社会上支持巴勒斯坦的舆论浪潮,都让西方与以色列感受到了压力。
就连以方最大的靠山美国,现在都放弃了无条件支持以色列,而是在进一步向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压,希望推动谈判的进行,避免加沙危机的影响继续外溢到美国国内。
图片
【加沙地带恢复和平是红海危机结束的先决条件】
已经有2名美国官员抵达了阿曼,与伊朗方面沟通。美国总统安全顾问沙利文则亲赴利雅得,与沙特方面进行磋商。如果现在,胡塞武装能够暂缓在红海的攻击行动,无疑能够为和谈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回顾这场红海危机,胡塞武装其实已经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与特殊性,也确实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了外部助力。但在处理地缘问题时,各方也必须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胡塞武装与德黑兰方面,现在应该考虑一下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收手,为这场红海危机划下休止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