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小学:“无体育,不教育”,家校齐心育健康自信学子

在深圳市罗湖区,一所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小学——桃园小学,正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引领着孩子们迈向健康自信的未来。这里,孩子们每天迎着朝阳,以响亮的出操声开启新的一天,元气满满地迎接每一个挑战。
图片
▲桃园学子在练习击剑
学校顺应时代潮流,提出“无体育,不教育”“无运动,不生活”“无游泳、不桃园”的口号,将体育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个桃园学子的心中。尽管建校时间不长,但学校已经开设了游泳、击剑、橄榄球、帆船帆板等众多运动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桃园小学不仅注重体育课程的设置,更致力于构建“有趣、有爱、有力量”的校园氛围。学校将体育和阅读作为学校发展的“两翼”,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胜任未来世界的品质。师生齐心、家校协同,共同为孩子们的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硬件保障,创造条件让学子快乐动起来
在硬件保障方面,桃园小学不遗余力。本学期伊始,学校迎来了罗湖首家校内游泳中心的开馆。这个先进的游泳中心拥有6条泳道、双恒温及全天候循环过滤设备,可以满足90人同时上游泳课的需求。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免费学习游泳技能,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图片
▲校园里就可以学游泳了,桃园学子很开心
为了确保游泳中心的顺利运行,学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引入专业教练约20人、调剂学校经费、协调各科组调课……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学校办好游泳中心的决心和实力。四(1)班的谢嘉思和四(3)班的李婉婷表示,她们每天都很期待上游泳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们从完全不会到现在已可以借助浮板自由畅游了。
“无游泳、不桃园”。据教练团队负责人姬淼介绍,目前的课程安排包括蛙游教学、教授防溺水知识和技能,本学期共排有40节游泳课,其中两堂连排的大游泳课有20节,先是在三、四年级共9个班中普及,争取在两年内全校普及推广,实现桃园学子人人会游泳,人人懂防溺水知识的目标。未来会成立青少年培训班,也会朝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
目前不仅桃园学子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非教学阶段,全市的青少年都可以来此学习游泳,学校有意将此打造为深圳市游泳后备人才选拔基地,造福更多深圳学子。
图片
▲桃园学子在室外风雨球场练习篮球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运动场地和设施,让他们在校园中尽情释放活力。学校现有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1500平方米的七人制足球场、恒温室内游泳馆、一个室内篮球馆、一个室外风雨球场、3块羽毛球场。此外,还有大面积的架空层、校道,方便雨天开展户外体育课,坚持不在室内上体育课,保护孩子们视力的同时让孩子们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
不仅如此,学校还在二楼平台设置了跳床、一楼架空层设置了攀爬区,一楼校道布置躲避球场地、匹克球场地,以丰富拓展学生运动项目。
“无运动,不生活”!桃园小学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子可以尽情在校释放多巴胺,装点学子多彩的童年生活。
措施到位,丰富活动助学生身体更健康
图片
▲桃园学子练习跳绳
“无体育,不教育”。桃园小学始终践行“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理念,本学期高质量开设了游泳、网球、橄榄球等体育课程,丰富学校课程体系。认真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一次体育比赛、每月一次体育颁奖、每学期一次运动会的工作方案,营造浓厚热烈的学校体育氛围。而且,所有增设的体育课均由专业体育教练上课,以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质量。
为使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到位,学校优先确保每天一节体育正课,并按要求严格编入课表。绝不以大课间活动、非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后延时服务等替代体育课。为此,学校在周总课时量上做了适当调整,一至四年级将道法课与班会课相融合,三四年级将综合实践课与英语课相融合,以满足课时安排需求及正常教育教学要求。
在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体教融合、购买课程、资源互助等多种方式,主动寻求资源。如引进区文体中心专业教练员进课堂;结合周边社区资源,与机构合作开展击剑运动等。
据学校体育科组长梁楚怡介绍,学校体育科组有7人,全是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加上引入和外聘的教练,基本可以满足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需要。低年级采取3+1+1(即3节专业课+1节橄榄球课+1节网球课),高年级采取3+2(即三节专业课+2节游泳课),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到位。
图片
▲学校坚持执行“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
图片
▲桃园学子参加帆船帆板训练
据学校负责体育工作的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吕威介绍,学校坚持执行“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二、三月份开展广播操、队列队形比赛,四月份开展班际拔河比赛,五、六月份开展班际篮球、足球比赛等。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学校还利用早晨及下午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丰富的体育社团课,包括击剑、橄榄球、棒球、篮球、足球、田径、武术、跳绳、网球、艺术体操、帆船帆板等,让孩子们都能掌握某一项运动技能。
图片
▲桃园学子参加罗湖区校园羽毛球项目尖子生选拔
一(8)班的梁舒然同学说,学校体育氛围浓厚,让爱好体育的她十分享受。小小年纪的她不仅会游泳,还喜欢跳绳、打羽毛球、击剑,被学校推荐入选奥运冠军于洋负责的罗湖区“扬羽计划”尖子生培养对象。她说,运动可以让她变得更坚强、更勇敢、更自信。
在丰富活动方面,桃园小学同样不遗余力。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
体教融合,家校合力创区域名校促发展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林炳雄表示,桃园小学一直重视以体育人,体教融合。走进桃园小学可以看到,大门左边是运动区,右边是图书馆,表明了学校将体育和阅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两翼来发展。
图片
▲校长林炳雄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林炳雄本身就是体育爱好者,他曾参加2022深圳市大中小学校长羽毛球赛夺得男子混合冠军。在学校,他和学生一起跑步,一起参加羽毛球体能挑战赛,为学生作表率。他希望桃园的孩子都能热爱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
图片
▲学校获评罗湖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紧跟罗湖教育“14104”发展战略,学校也将打通幼小初高的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争取打造游泳、羽毛球和足球特色。目前学校已是罗湖区的羽毛球特色试点校,罗湖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眼下正在引入匹克球等新项目。
羽毛球专业毕业的体育老师李宛倩负责带校羽毛球队,她说未来会在她的班上普及羽毛球运动,学校也很支持,目前已经购买了一个班用的羽毛球装备。目前,学校已向罗湖区“扬羽计划”尖子生项目输送了两名队员。
图片
▲桃园小学家长足球队很活跃
学校深知要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要靠老师引领,还要家长带动。为此,桃园小学成立了家长羽毛球队、家长足球队、家长篮球队等组织,让家长也参与到学校的体育活动中来。这不仅增进了家校间的沟通和合作,也让孩子们看到了父母们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家长足球队队长郑国栋表示,家长足球队每周末都会来校训练,还经常与学校教师足球队、街道社区足球队进行友谊赛,孩子们也会在一旁观摩,有效促进了家校间和亲子间的关系,让孩子爱上运动。
桃园小学办学一年多来,体教融合初显成效,2023年加入深圳市螺岭教育集团,实现起步就与高质量同步的发展愿景。学校荣获罗湖区教职工原创诗文朗诵特等奖第一名、罗湖青少年诗文朗诵会特等奖、舞蹈《渔梦渔阳》获罗湖区中小学艺术展演小学组舞蹈类总分第一名等多项荣誉。家校共育成绩凸显,荣获广东省校家社共育研究与实践基地。
图片
▲桃园学子在学校享受运动的快乐
桃园小学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罗湖区教育局局长高延勇对桃园小学以开创性思维落实国家关于游泳教育进校园工作,高质量完成深圳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做法表示高度赞赏,并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培养更多健康自信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桃园小学将继续秉承“无体育,不教育”的理念,不断擦亮体育的牌子,努力建成具有示范性、时代性、创新性的区域一流名校。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晶报APP
记者:顾蓉
通讯员:吴小洁
摄影:学校供图
编辑:陈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