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适度调整生产关系

原标题: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适度调整生产关系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适时适度地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实现二者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驱动力,符合新发展理念,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在实践中已经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因此,在强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忽略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前提在于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料作为支撑。在生产资料有限的条件下,必然要求生产资料配置更加合理、灵活和高效。现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作用。
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制定更加完善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配置,不断增加对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激发公有制经济活力。
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突显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资料配置过程中主动向科技创新倾斜,以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完善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结合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组织管理结构优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等手段,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深度融合,精诚合作,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满足科技创新需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提升劳动者地位和作用
劳动者是生产关系中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科技创新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极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劳动性质与内容如何,只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要在全社会倡导“劳动最光荣”的风尚,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理念。
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劳动者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包括参与决策管理、获得报酬和晋升机会。应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当发生劳动争议与矛盾时,相关部门能及时处理,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各方面的保障,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劳动成果包括劳动者创造的作品、生产的商品、提供的服务等。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它体现了对劳动者努力和付出的认可。当前,还存在侵犯甚至破坏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应以法律手段遏制此类现象。要提倡节俭节约精神,推动节俭式、包容式创新。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积极完善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劳动者有序流动和精准匹配。健全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需要。
完善劳动产品分配方式
当前,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完善劳动产品分配方式。
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制度。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等方式,逐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确保全体劳动者能够共享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红利与成果。
积极探索多种分配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者实现科技创新后能够获得与其科技创新效益相匹配的收益,如果劳动者通过科技创新不能获得应有的报酬,则会削弱其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框架下,应积极探索按贡献大小分配、按创新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激发劳动者创造活力和动力。
注重效率兼顾公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这需要在分配过程中,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性,尤其要健全以税收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更好地调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积极性,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处理好教育、科技、人才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不仅在一朝一夕,更在久久为功。拥有源源不断的专业化、创新型、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统筹处理好教育、科技和人才之间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开设科学课程、开展科技竞技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打破学科限制,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通过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激励学生践行科学家精神,努力成长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劳动者。
(闫冰,作者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