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全球冰湖区域特征和变化模式 中国科研人员发布研究成果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
5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通过分析全球各地不同类型冰湖和历史上冰湖溃决洪水事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构建了一份全面的全球冰湖数据集,详细阐明了全球冰湖的分布状态、区域特征和变化模式,使全球不同类型冰湖溃决洪水的占比和历史发生趋势得以量化。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环境评论》杂志。
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加速消融,当冰川融水受到冰川、冰碛或基岩阻塞时,冰湖就会在冰前、冰面、冰下等处形成。冰湖可能引发冰湖溃决洪水。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全球面积大于0.05平方公里的冰湖有22133个,总面积约14438平方公里。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张国庆介绍称,以往的冰湖研究单一而零散。系统地开展全球冰湖地理分布、形成时间、演变过程和物理特性的综合研究,对于减轻下游地区遭受冰湖溃决洪水破坏至关重要。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综合分析历史上的冰湖溃决洪水的分布、原因和机制。他们发现,冰坝湖是冰湖溃决洪水的最主要类型,占全球所有有记录的冰湖溃决洪水事件的三分之二。
全球冰湖和历史冰湖溃决洪水事件分布。图据中国科学院
研究显示,冰碛湖也是常见的冰湖溃决洪水发生源头,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亚洲中部和喜马拉雅。它们的溃决通常由管涌、埋藏冰退化或由冰崩、雪崩或滑坡引起的溢流触发。
预估结果显示,未来全球冰湖溃决洪水的风险总体增加,但存在区域差异,亚洲高山区未来冰湖溃决洪水预计将增加,西欧阿尔卑斯山、秘鲁的科迪勒拉布兰卡山未来潜在冰湖溃决洪水相对较低,冰岛可能在未来发生火山活动而引发大型冰湖溃决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