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境内,至少有4大蒙古族的共和国?图瓦还出了一位国防部长

俄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土地,足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这片土地上,却只生活着1.46亿左右的人。
而这1.46亿中,又详细分成了至少194个民族。虽说俄罗斯族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但其他少数民族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
之所以有194个民族,主要是因为他们划分太细了。但凡曾占据一方,有自己特色,并且人数达标的部落,都可以单独列为一个民族。
而且这些民族往往都能建立自己的自治共和国。因此俄罗斯旗下,有20多个自治共和国,基本都是当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实际上,俄罗斯境内,至少有4个自治共和国的民族,都可以归类为蒙古族,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
卡尔梅克共和国
卡尔梅克人,其实就是蒙古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后裔。早在清朝初期,由于瓦剌的准噶尔部一家独大,开始挤压瓦剌其余三部的生存空间。
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欺负,为此,土尔扈特部和部分杜尔伯特部的人,便带着族人向西走,一路抵达了伏尔加河下游,这才定居下来。
而那时候沙俄已经把势力范围拓宽到了这里,因此这些蒙古人,便成了俄国旗下的百姓。一开始他们认为,跟谁混不是混呢?老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别瞎操心。
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沙俄每次作战,都会从各少数民族部落中挑选大量青壮年到前线,这些青壮年每次出征,没几个能回来的。久而久之大家才知道,原来沙俄是把这些人放在了最前线当炮灰。
对沙俄来说,这么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不仅可以增强前线军队的战斗力,而且还能大大削弱各少数民族部落的实力,让他们不足以与俄国抗衡。
大家又不是傻子,肉眼可见村里的大小伙子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村里可就没男人了!到时候村里的女人,还不是任凭俄国人欺负吗?
图片
为此,土尔扈特部的族长渥巴锡,选择带领17万族人东归,这便是东归英雄传的由来。他们挑的日子很好,正好是清朝乾隆时期,灭掉准噶尔汗国以后。准噶尔汗国没了,他们在东方也就失去了生存威胁,自然可以回去好好过日子了。
不过渥巴锡这次出逃,是非常秘密的行为,而且压根没来得及通知伏尔加河对岸的那帮同族人。因此,这部分留在俄国的土尔扈特人、杜尔伯特人,便是后来的卡尔梅克人。
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渥巴锡出逃的消息,十分震怒。她一边让俄军将剩余的土尔扈特人看管起来,一边则派兵去追,一直到了中俄边境,他们才罢休。而17万土尔扈特人,回到中国的,只剩下了6.6万左右。
留在沙俄境内的卡尔梅克人,日子依旧不好过,他们被不断抽调走大量的青壮年,导致本民族人口一直没有上升。
苏联时期,卡尔梅克人依旧留在俄国,不过他们差点就失去了家园。因为苏德战争中,有3万多卡尔梅克士兵被德军俘虏,所以斯大林指责卡尔梅克人集体叛国,便在1943年将数十万卡尔梅克人都打发到了西伯利亚挖矿了。
实际上斯大林这么做,主要就是为了打击一下这些民族,让他们腾出地方来给俄国自己人。拥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高加索地区的车臣人等等。
这些卡尔梅克人一路上饱经风霜,死伤无数,在西伯利亚干了15年的苦力,才在1857年回到自己的家乡。
斯大林如愿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在卡尔梅克人走后,大量俄国人涌入了他们的地盘。因此等卡尔梅克人回来以后,无论是人口方面,还是财产方面,都不具备巨大优势了。如今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一共有29万人,其中只有一半是卡尔梅克人,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俄国人。
图片
阿尔泰共和国
最近由马伊琍主演的《我的阿勒泰》有点小火,这里的阿勒泰指的是新疆阿尔泰山南麓、准儿盆地北部的一片地区。
在俄国,阿尔泰山北麓,有两个地方,取名为阿尔泰自治共和国,以及阿尔泰边疆区。实际上,阿尔泰和阿勒泰,其实就是音译区别而已,他们指的是一个意思。而且阿尔泰共和国是与中国接壤的一个行政单位。
阿尔泰人的形成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就是当地民族和蒙古人之间逐步融合,形成的一个民族。在乾隆灭了准噶尔汗国以后,大量土尔扈特人东归,因此乾隆又将这部分人中的一部分,安置在了阿尔泰地区,使得这里的蒙古人比重就更大了。
阿尔泰地区实际上过去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清朝的时候,将其和唐努乌梁海一起划入了乌里雅苏台将军的管辖范围之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外蒙。
到了1864年,清朝和沙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阿尔泰山北麓的大片土地,被沙俄给抢走了。这些土地便是沙俄建立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共和国的基础。
清朝灭亡的时候,沙俄怂恿外蒙出来单干。但阿勒泰地区的人不愿意跟着外蒙单干。因此他们就成了一个类似唐努乌梁海这样的独立单位。
沙俄覆灭以后,外蒙一度曾经被北洋收回过。这个时候阿勒泰地区的归属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北洋便将其划入了新疆的管辖范围之内。为保住这片地区,算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至于沙俄当年侵占的阿尔泰地区,则成了俄国的阿尔泰共和国以及阿尔泰边疆区,这里生活着的蒙古人,自然就跟着俄国混了。
图片
布里亚特共和国
布里亚特人又称布里亚特蒙古人,从名字当中我们就能看得出,这个民族和蒙古族是脱不了关系的。他们主要生活在贝加尔湖畔,也就是如今俄国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
原本这地方和沙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元朝的时候,这里是元朝的一部分。1728年,清朝雍正帝与沙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规定了双方在中部地区的边界。
这么一划分,就直接把布里亚特人的聚居地,划入了俄国境内,北方明珠贝加尔湖,也就这么成了俄国的淡水湖。原本还可以争一争,毕竟沙俄此前从未拥有过这里,而中国是曾经拥有过这里的。但这份条约以后,沙俄便加强了贝加尔地区的防备,此后就没啥机会了。
布里亚特人当然也想抗争一下,但由于实力不济,在沙俄面前他们还是低下了头。到了沙俄覆灭以后,沙俄余部跑到布里亚特人的聚居地各种抢掠,致使大量布里亚特人来到中国避难,他们主要生活在内蒙的锡尼河畔。
1958年,布里亚特共和国成立,但该共和国的布里亚特人,只占了30%左右,而俄罗斯族人却占了66%以上,可见这一地区究竟谁在掌舵。
图片
图瓦共和国
图瓦人不是蒙古人,这恐怕是目前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事情。但图瓦人的文字、文化、信仰、习俗等方面,和蒙古人基本一致。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被蒙古人所统治导致的。早在成吉思汗的时候,图瓦人就跟着蒙古人混了。明朝的时候,图瓦人是蒙古瓦剌部和鞑靼部的下属,到了清朝以后,图瓦人又被编入了喀尔喀蒙古的札萨克图汗部。
几百年的文化熏陶之下,图瓦人身上的突厥文化烙印慢慢变淡,取而代之的则是蒙古文化的烙印。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图瓦共和国,归类为蒙古共和国之一。
其实图瓦共和国以前一直有一个中国名字,叫唐努乌梁海。唐努乌梁海过去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在清朝末年,沙俄强行怂恿唐努乌梁海出来单干。
到了民国的时候,唐努乌梁海也曾被收回,不过由于苏联强行干涉,唐努乌梁海慢慢变成了他们旗下的图瓦共和国。
1944年图瓦向苏联申请,要求加入苏联。虽然没有得到中国的允许,但苏联还是答应了这事儿。这虽然是单方面的行为,但那时候咱们实力和苏联硬碰硬,只能眼睁睁看着苏联的非法行为。
图瓦人中出了不少名人,其中也有掌握实权的大人物,比如说这两年炒得比较火的一战封神绍伊古,作为俄国的前国防部长,那绝对是正儿八经的实权人物了。当然了,他的父亲是图瓦人,而母亲则是俄族人。
图片
细化管理,自古有之
如果仔细去分析,蒙古族分出来的民族,在俄国的还有很多。那么为啥俄国还非要划分出194个民族出来呢?搞这么复杂,难道不累吗?
实际上这正是俄国的主要民族策略,只有把民族不断细化,那么这些民族才不会聚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曾经被蒙古人管辖过,曾是蒙古金帐汗国的羁縻地。
当初金帐汗国对罗斯诸国采取的,也是这种分化管理的措施。金帐汗国扶持起几个比较听话的罗斯国家,让他们互相缠斗,从而保证金帐汗国自身的强大。谁能想到,几百年以后,这一招会被罗斯后裔用在蒙古后裔身上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