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遇难后,副外长当面感谢中国

日前,伊朗总统莱希与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在一场直升机事故中不幸遇难,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全球震动,同时国际舆论除了震惊,也密切关注其给伊朗和中东局势带来的影响。中方第一时间表态,对莱希以及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中方还强调,愿意全力帮助伊朗渡过难关。就在事情发生后,中国外长王毅在上合组织会见了伊朗副外长。
图片
王毅会见伊朗副外长
5月21日,王毅外长在阿斯塔纳会见代表伊朗出席上合组织外长会议的伊朗副外长萨法里。王毅再次对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不幸遇难表示哀悼和慰问,王毅表示,伊朗失去了杰出的领导人,中方失去了好朋友、好伙伴,在这一艰难时刻,中方坚定同伊朗朋友站在一起,王毅外长的这番话也体现出了我方的明确态度。相信在哈梅内伊最高领袖领导下,伊朗政府和人民将化悲痛为力量,坚定不移推进既定战略,保持国家稳定发展。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一如既往加强中伊战略合作,维护好双方共同利益。
伊朗副外长也是感谢了中方第一时间发出的慰问,并感谢了中方对伊朗的坚定支持。伊朗副外长还强调,伊朗的内外政策不会改变,将在最高领袖领导下继续坚定推进国家发展进程。伊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致力于加强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合作。感谢中方推动沙伊和解,伊方愿延续有关进程,与地区国家持续改善关系。
图片
伊朗总统和外长坠机身亡
可以说,在伊朗遭遇困难的关键时刻,中方的一系列表态和举措体现出了中伊的友好关系,而中方在表达关切时特意强调了“艰难时刻”,证明了莱希以及伊朗外长的突然离世,对于伊朗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同时,中方也表明了无论如何,都会一如既往地与伊朗方面合作,这番表态也是给伊朗方面送去了一颗“定心丸”。希望伊朗能够保持国内政权的平稳过渡,只有保持伊朗局势的稳定,才能够稳定当前的中东局势。
去年7月,伊朗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要知道,伊朗是最早提出要加入上合组织的国家之一。2005年,伊朗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2008年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此前,伊朗方面表示,希望通过加入上合组织,打破美西方的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而且,伊朗与许多上合组织成员国有着良好的关系,一些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伊朗的邻国,因此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意愿强烈,同时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也实实在在的带来了多项好处。
图片
事实上,中伊两国作为全面战略伙伴,近年来关系十分紧密,中方多次表示将与伊朗坚定合作,并继续反对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今年4月初,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遭到以色列的导弹袭击,事情发生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主动拨通了王毅外长的电话,对此,中方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馆舍遇袭事件,认为这一事件严重违反国际法,不可接受,并相信伊朗能够把握好局势,在维护伊方主权和尊严的同时,避免局势进一步动荡。
可以看出,在多个国际重要问题上,伊朗都是与中国站在同一边的。去年2月,莱希曾访问中国,并将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体现了中伊之间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莱希还表示,中国是伊朗“真诚的伙伴”,钦佩中国的“战略自主”。
图片
中伊关系
对于伊朗这次所遭遇的灾难,有分析人士认为,莱希遇难会对伊朗政治经济领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领导人的突然遇难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莱希的遇难也会打断此前伊朗政坛预定的节奏,但总体来看,此次事件不会对伊朗内政外交造成大的影响,也不会引发明显的政策变化。无论如何,中国人民都会与伊朗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