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卖出6000余斤枇杷,仙居朱溪这支助农小分队杠杠的

5月20日早上6点不到,王丹就从仙居县城的家里赶到了朱溪镇官屋村。头天,网友朱先生再次下单购买1000斤枇杷,她得早点回村组织收购。
图片
王丹不是水果经销商,而是官屋村的共富生活委员。枇杷上市后,每天风尘仆仆帮村里的种植户对接销路,成了她的常态。
一个人忙不过来,她还拉上了平时要好的大洪村共富生活委员王玉和岩前村共富生活委员朱彬林,组了个助农销售小分队。
官屋村素有仙居枇杷之乡之誉,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枇杷产业,种植面积曾达800余亩。最辉煌的时候,一到上市季节,村里的枇杷市场便挤满了人。
图片
近年来,随着其他种植基地的兴起,加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赚钱、村里管护枇杷的多为老年人等因素,官屋枇杷产量下降,上门收购的批发商少了,尤其是白枇杷不易保存且价格高,几乎无人收购。
量不大,品质高,却没好的销路,种植户们很是发愁。去年上半年成为村里的共富生活委员后,王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尝试着对接各种资源,帮大伙找枇杷销售渠道,效果还不错。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枇杷上市前,王丹和朱彬林、王玉就通过微信朋友圈、“乐享朱溪”抖音号等途径,吆喝起了官屋枇杷。“提前下单的朋友很多,县城不少水果店看到后,也加了我们的微信。”王丹说。
图片
仙居神仙大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派人实地考察后,第一单就要了250斤。上文提到的网友朱先生远在丽水缙云,主动联系王丹,首次下单即达1000斤。
自家枇杷有了销路,乐坏了村里的种植户。75岁的村民王爱国告诉记者,他种了百来株枇杷,最多的一天卖了715元钱,“多亏了王丹他们帮忙!”
每天一早,王丹和朱彬林、王玉便赶到村里。称重、挑果、装箱、回篮、付钱,忙得不亦乐乎。考虑到老人们大多不习惯手机支付,他们还特地去银行取来了现金。
所有这些全是义务劳动,他们甚至还贴钱,购买了水果篮和包装盒。县城的朋友或水果店要货的,他们用私家车逐一送上门。有的订单大,就向朋友借来商务车装运。
图片
“最晚的一天,因为一家家送枇杷,我们到了晚上8点半才吃晚饭。”王丹说,让他们欣慰的是,5月14日枇杷上市后,短短一周时间,他们已帮着卖了6000余斤枇杷。
“用自己的行动,为农户解决销售问题,帮助农户增收,正是共富生活委员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对这个助农小分队,朱溪镇党委书记王满良赞许有加。
快人快语
这个“桥梁”搭得好
一手牵着农户,一手牵着市场,朱溪这个共富生活委员助农小分队,搭起了一座让枇杷走出深山、卖出好价的桥梁,让人发自内心地为之叫好。
在农村,自产自销的农户多为老年人。因为产量不大,也不懂电商,缺乏渠道,他们往往存在销售难的问题。为了增加点收入,他们不得不在村头路边叫卖,既不安全又难有好价格。
所以,农户需要有连通市场的“桥梁”。朱溪这个助农小分队不忘初心,义务帮忙,甚至既贴精力又贴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尽己之力帮助农户解决急难愁盼。
据了解,去年仙居探索设立共富生活委员机制后,类似的助农销售农副产品场景每天都有。我们相信,这样的“星火燎原”,必将更好地托起广大农户的增收致富梦。
来源:望潮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