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旅打6个营!“反坦克体操”,还能再出名场面?

在俄乌战争中,双方军队累计损伤的坦克装甲车辆估计已有上万台。
但这些装备多数由火炮、地雷、无人机等毁伤,即便是单兵反坦克装备的射击距离,一般也比较远;至于说超近距离的“手撕坦克”战例,我们是真没看到多少——虽然俄乌战争中的巷战和近距离战斗,也是异常残酷。
可是在另一边的加沙战场上,我们却看到了大量超近距离的反坦克作战。
请注意,在本次加沙战事之前,像这样的场面更多出现于战史记录中,而非实时的战斗实拍。
图片
图片
图片
甚至于在战史记录,乃至于战争神剧中,恐怕都难以出现加沙战事中一些超级离谱的反坦克战例。
打个比方说,反坦克小组直接冲脸,炸了坦克全身而退,回头再扛起火箭筒补射一发, 这算不算神剧?
地道直接挖到了对方的装甲大营,在大白天提着爆炸装置就把坦克炸了,然后再钻回地道,这算不算神剧?
对方装甲纵队还在运动,附近甚至有无人机和步兵活动,直接上去就把坦克炸了,这又算什么情节?
说难听点,因为超级离谱,所以便超级丢人。
图片
乃至于那些支持以色列军队的玩意儿,都觉得装甲部队这么挨打,实在太过难堪,然后想出来的话术是“这些坦克、装甲车都是道具,以军都是哈马斯扮演的,袭击场景也都是摆拍”。
您瞧吧,就是把以军给扣上哈马斯的帽子,把“天兵”装备都洗成是道具,这些玩意都不愿意承认这样的反坦克战例是真实发生的,这也足见就这么挨打是多么丢人。
为何以军装甲部队在加沙被打成了这样子?
其实有双方各自的原因。
就以军方面来说,它的编制已经非常“落后”了,其装甲旅所辖的就是纯坦克营、步兵旅所辖是纯步兵营,虽然都是重甲配置,但所谓的步坦协同是谈不上的,因为编制本来就没在一块儿。
临战之时,以军通常把装甲旅的一个坦克营调给步兵旅,步兵旅的一个步兵营调给装甲旅,再加强配备装甲推土机的战斗工兵营,组成旅级战斗队活动。
图片
这样的话,它的坦克、步兵、工兵分别来自不同建制,炮兵还得另外协同,是根本谈不上所谓合成作战效果的。
以军之所以有这样的编制和编组,完全是根本没瞧上周边对手的体现,它认为己方都是重甲配置,即便临时搭配冲入城区作战,对方仅有简易爆炸装置和轻武器又能如何?
但现实是,哈马斯武装经过了10多年时间的强化发展,其编制和战术完全就是为了克制以军所制定的。
如果以军保持非接触性的作战模式,那么哈马斯没办法,毕竟以其手中的武器装备,是难以跟体系化以军打火力战的。
可当以军推进到加沙的地表后,双方有了面对面作战的机会,哈马斯的武器和战术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具体它是怎么打的,相信大家看了那么多视频后,自己有体会,咱们也不用强调。
图片
它的这套战术能成功的关键,说白了是建立在不怕死的前提下,敢于在超近距离内贴脸输出;这种出击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是生死局。
但它之所以大量得手的关键,确实是有以色列军队的“配合”。
因为现在的以军地面部队,作战素养极低,其步坦脱节的情况非常常见,坦克旁边没步兵,步兵找不到坦克,乃至互为敌手,把对方当成哈马斯来打,可以说都司空见惯了。
甚至于神经紧张之际,以军步兵是死也不下车,坦克则是乱开炮,这样整个装甲纵队连掩护、警戒的都没有,自然也就给了哈马斯反坦克小组得手的机会。
所以战斗精神,其实是加沙战场“神剧”名场面众多的关键;在战斗精神之下,才是技战术的具体发挥。
图片
可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吐槽,以军如果是在地面战刚开始时这么吃亏,那也能理解;毕竟战前预判出了问题,一时没能反应过来,有所折损是难免的。
但现在战争已经打了半年多时间了,最近以军两大主力师分别开启南北两线的攻势后,我们却发现名场面还是层出不穷,甚至以军的表现比之前还差,这又是何故?
简单说,以军在大量阵亡、负伤骨干军官和士官,过度使用预备役兵力后,它现在的动兵能力和运兵质量在严重下滑。
目前以军攻击加沙的阵容是:
图片
第98伞兵师指挥第7装甲旅战斗队、第35伞兵旅战斗队、第460装甲训练旅战斗队在加沙北部贾巴利亚展开进攻;
第162装甲师指挥第84步兵旅战斗队、第89突击旅战斗队、第401装甲旅战斗队在加沙南部拉法展开进攻;
第99预备役步兵师指挥第2预备役步兵旅、第679预备役装甲旅在加沙中部封锁;
第143领土师(加沙师)指挥北部旅、南部旅,在加沙边墙执行任务;
此外,第828步兵训练旅战斗队在加沙边墙附近待命,第12预备役步兵旅增援拉法,第933步兵旅战斗队一部支援加沙北部作战,其余为拉法方向的预备队。
从以军的兵力安排可见,其试图以现役部队为主力,解决剩下的哈马斯武装。
图片
但从以军阵亡名单来看,有不少是入伍不久的新兵蛋子——也就是说以军在老兵骨干大量折损,预备役不堪高度动员的背景下,已经不得不用军事经验更少的兵力来攻击加沙了。
所以加沙战事当前的情况是,哈马斯武装的实力大为下降,但以军自己的常备队战力也受损颇重,正因为出战阵容下滑严重,以军第98师在清扫所谓的哈马斯“残余”时,都认为是遭遇了开战以来的最激烈战斗。
而第162装甲师,以一个装甲师的力量打拉法东部竟然还觉得兵力不够,先是增援第7装甲旅至少1个坦克营,又是把第89突击旅增援过来,现在又把第12预备役步兵旅也拉了过来。
图片
贾巴利亚方向的“手撕坦克”名场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拉法方向“手撕坦克”名场面
但即便如此,反坦克体操的名场面还是不断。
这种仗再打下去,人们不禁要问:哈马斯的“道具”到底是造了多少?还是以军真把自家坦克装甲车当“道具”来配合哈马斯“摆拍”呢?
加沙地面战已经整整打了半年了,现在以军又拉过来13个旅的部队,在海空军和大量炮兵支援下去打哈马斯的6个营和其他“残余”了。
总不能平均两个旅对付对方一个营,这仗还能被对方再打出诸多名场面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