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老兵回忆79年高平战役:在粪坑躲了13个小时,才捡回一条性命

1979年2月17日,越南北部边境作战打响,中越关系也彻底进入恶化阶段。据越南老兵黎先生在保卫北方边境战争43周年(1979年2月17日-2022年2月17日)中回忆,高平争夺战双方战斗激烈,兵力损伤不计其数,其中他所在的高平省地方部队567团在复合、东溪方向抵御作战时,也是九死一生。
“为了躲避追击,我只能在粪坑中假死躲避,才堪堪捡回一条命性命。”
一、越南士兵躲进粪坑
黎先生,一名退伍军人,出生于1957年,1975年2月入伍。1976年任高平省军567团战士。1979年北部边境打响后,黎先生所在的567团一个加强营和公安团部署在阔家关(广和),利用当年法国修筑的永备工事,凭借陡峭的石山和溶洞以及有利的地形,形成各种交叉火网,阻击敌人进攻。
在广和省广源镇后方,越军后勤医疗部队设置在此,基本上前线战斗的伤员都会被紧急送往这里,实际上这只是一处天然的洞穴,距离广源镇约1公里左右,然后经过短暂治疗,受伤士兵才会被转移到其他的其他救治地点。
虽然当地的越军火力并不是王牌军团驻守,不过,地方军567团,以及其他公安屯、独立营合成军火力并不弱,多次借助有利地形将解放军火力阻击在外。直到在一山口战斗到的第9天,黎先生大腿和脚背受伤5处,不得已被送入了广源镇后方医疗队处。
图片
3月2日,中国军队在清剿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秘密据点,开始向这处据点进行袭击。每当回忆到这里的时候,黎先生都忍不住的“感谢上苍”,让自己捡回来一条命。
他回忆,当时情况危急,眼看中国军队就要袭来,两名地方武装士兵立即用担架抬着身负重伤的自己,打算向大后方转移。然而,就在转移的过程中,两名越军士兵突然被突袭而来的子弹给击中,担架便掉落到地上,负伤的黎先生顺着斜坡滚了下去,掉进一个路边满是垃圾和猪粪的粪坑里。
随后,黎先生便陷入了猪粪和漂浮垃圾的水层中。然而,当时情况危急,为了保命,他也只能露出半张脸呼吸,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被中国士兵发现。
很快,他便听到头顶上传来中国士兵的声音,然后密密麻麻的脚步开始向安置越军的天然洞穴内奔去。随即,听到山洞内传来激烈的枪声,双方陷入了激战。
黎先生称,这次围剿中国士兵使用了直瞄火、炮火、火焰喷射器等,他们不停的向洞口射击,企图逼出洞内的越军。当脚步声越来越远,他猜测中国士兵已经进入山洞,随着几发子弹的声音传来,最后这里再次陷入寂静。
直到晚上7点左右,已经在粪坑里躺了整整13个小时的黎先生,在确认周边没有任何动静时,才敢爬出来。
直到几天后,奄奄一息的黎先生被越军侦察员发现并送往急救站,经过一年治疗,才能再次行走。
战后,黎先生参加越567团退伍军人联络委员会,在该山洞举办的纪念碑落成典礼,称中国军队发现并袭击射杀了越南军人、护士以及救助伤员的民兵等共26人。
图片
二、消灭高平之敌
众所周知,解放军出动29个陆军师,分别从广西、云南东西两线作出对越还击。而东线战场的第一阶段主要作战目标就是消灭高平之敌。作为越北重要的交通枢纽,高平重镇极具有军事价值。
据悉,驻守高平的越军346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北师”,其中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炮兵188团以及地方军567团、852团、5个县独立营、1个特工营和11个公安屯,总兵力约15000余人。
高平地区易守难攻,不仅有高山、天然洞穴、大量堑壕,而且这里还留有法国时期建造的大量工事装备。别看高平兵力只有15000余人,想要拿下这个重要军事枢纽,就必须要多出敌人好几倍兵力才能有把握取胜。
然而,我军在向高平发起攻坚战之前,有些过于轻敌,不仅没有对具体的战地情形作出了解,而且高估了自己,认为“我军战斗力超过越军几倍,所到之处,肯定会一扫而光”。这也导致在战役部署时发生了严重轻敌的错误。
为了全歼高平守敌,我军打算用3-5天的时间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原定出动7个陆军师兵力就能够完成任务。
孰料,在穿插过程中,本以为按照计划12个小时就可以穿插到位,结果却整整拖延了48小时的时间。战役指挥错误频发,造成了部队惨重伤亡。彼时,越军却以分散的战术手段,开始到处阻击、伏击我军,而且公路全被越军切断。一些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轻伤转为重伤,重伤恶化死亡。
无奈之下,我军不得不急调部队增员,41军方向从原来的3个步兵师增至7个步兵师(实际投入5个步兵师)。而此时,东线总指挥司令员许世友下令,立即采取“牛刀杀鸡”战略,这才让战局顿时好转,歼敌成倍增加。
图片
事实上,当时对于高平穿插作战计划,很多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个方案是错误的。
在他们看来,高平省省会高平市就是一座“空城”,我军费这么大的劲包围一座空城,得不偿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朔江方向,有越军346师246团驻守在朔江以南的板洋地区,扼守从广西平孟经朔江直达高平的166号公路。851团1营、188炮兵团部分兵力分别驻守高平与朔江之间的河安地区,346师师部设于河安附近那怀地区。
荼灵方向,有“决胜团”称号的677团驻守,188炮兵团另一部分兵力放在荼灵以南、851团主力放在那嘎,由此形成纵深地带阻击火力网。
而复和、东溪方向则由高平省队567团一部、复和县独立营、特工队、大弄公安营和部分武装民军驻守。
所以越军主力几乎全部倾巢而动,而我军却出动4个师的兵力,进行大纵深穿插迂回。这确实令人感到费解。
事实上,这些情报都是我军在战后了解到的,战前并不知情,这也说明了在攻打高平之时,我军并未做到“知己知彼”的情况,从而暴露了自己缺陷。不过,好在东线总指挥员及时调整战略部署,采取“牛刀杀鸡”战略,才改善了战斗局面。
图片
三、逃脱的越军346师师长
整个高平一役,中越双方损伤都付出了很大代价,其中我军共歼灭越军武装力量19000余人,而自身伤亡也达到11000余人。可以说,高平战役是这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战斗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
此次,高平作战指挥的是越军346师师长黄扁山,此人作战十分顽强。不断利用山岳丛林以及有利地形,不断阻击、抵抗和偷袭我军。
围剿过程中,据我军侦听到的消息:越军346师师指就剩下黄扁山与2名越军,已经无法对部队实施指挥了。
获悉消息后,许世友立即兴奋的大声下达命令:活捉敌师长,并增派部队在高平地区内进行搜剿。
我军立即集中121师、122师、123师等10个师10多万大军采取四面拉网合围,第一步清剿荼灵、弄压、朔江、通马、高平、东溪、复和、广渊等敌,第二步则对重庆、格灵方向及以东地区敌人进行围剿,并重点活捉黄扁山。
在基本战法上,合围部队以营为单位,编成若干个精干的分队,对越军先围后歼,对越军潜伏的山洞、森林、草丛进行拉网合围,分散清剿。
遇到越军时,以小群多路的积极战术手段对其围歼,对钻进山洞内的越军,要用直瞄火炮打,用火焰喷射器烧,用炸药、手榴弹炸、用烟熏等手段,逐洞进行摧毁。
总的来说,就是采用挖地打鼠的方式,实行围、打、炸的战术,把越军闷进去,逼出来,歼灭其有生力量。
图片
在双方较量中,战火遍及了高平省大部分地区,直到28天作战结束之后,高平之残敌也没有能够清剿干净。
值得注意的是,我军在高平反复搜山半个月时间里,也没有抓到346师师长黄扁山,据说,他躲在高平以东的大山里组织部队与我军进行游击作战,最近时,搜山部队相距只有几十米。也有的判断,黄扁山或许已经被击毙,只不过没有写入战报而已。
战后有资料称,敌师长黄扁山并未被击毙,直到我军撤退回国才侥幸生还。不过因为高平军事失败,越南国防部追究责任,黄扁山被免职。
虽然高平战役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都没有清剿彻底,但是也算是完成了基本的作战任务。越南老兵在回忆高平战役中东躲西藏的狼狈形象,也不无说明,我军在清剿敌军过程中事无巨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窘况!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