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坠毁事故引关注 直升机真是“最不安全飞行器”吗?

据央视新闻援引伊朗官方通讯社报道,伊朗总统莱希在东阿塞拜疆省出席一个大坝的落成仪式后,其所乘坐的直升机在返回大不里士的途中失事,包括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蒂等机上所有人均遇难。
图片
2023年2月伊朗一架直升机在巴夫特地区一体育场着陆时坠毁,时任伊朗体育和青年事务部长萨贾迪在机上,事故造成17人受伤;2020年,美国体育名将科比搭乘直升机坠毁不幸身亡。直升机事故频发,直升机的安全性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硬着陆”与“坠毁”有何区别?超期服役20年有何隐患?直升飞机与其他飞行器相比更不安全吗?今日(5月22日),中国航空学会成员、直升机行业专家刘芳国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适航要求来看,直升机的安全性和普通的民航飞机的安全性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可提高直升飞机的可靠性 ,EVTOL也许是此类飞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无人机拍摄坠毁直升机残骸比较完整
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发生事故的总统直升机队由3架直升机组成,事发时正从霍达阿法林县前往大不里士,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当天早些时候,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参加了霍达阿法林县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该直升机队还载有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等多名高级官员。据称,失事地点在距离大不里士约100公里的瓦尔扎坎山区。
直升机事故发生后,伊朗官方称直升机“由于恶劣的天气和大雾被迫硬着陆”。朗国家电视台的画面显示,直升机坠毁在一座山峰,机身整体烧毁,只有尾梁部分相对完整,其他零部件散落在坠毁地点。值得一提的是,同行另外两架直升机没有发生坠机事故。伊朗官方媒体报道称,“从总统莱希所乘直升机的事故现场画面来看,这架直升机是撞山坠毁。”
坠毁直升机为贝尔-212 上世纪60年代量产
伊朗媒体报道,莱希所乘直升机是美制贝尔-212,编号6-9221,系上世纪70年代伊朗从美国购买的。伊朗共有10架该型直升机。之后,有多架被改造成VIP专机,用于伊朗政要出行使用。
图片
这起直升机事故之前,去年2月伊朗一架直升机在巴夫特地区一体育场着陆时坠毁,时任伊朗体育和青年事务部长萨贾迪在机上,事故造成这位部长的一名顾问死亡,包括萨贾迪在内的17人受伤。
据介绍,贝尔-212直升机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通用型直升机,最大起飞全重为5.1吨,巡航高度为1220米,巡航速度为23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为420公里。它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批量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
该机属于双发中型直升机,可以搭载1名飞行员和14名乘客,适合执行公共交通、搜救、消防和军事行动等多种任务。
美军退役空军上校塞德里克·莱顿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伊朗现在拥有的这些该型直升机可能是1976年由亲西方的巴列维政权通过商业途径购买的。这种老型号直升机缺乏雷达、地形测绘和夜视摄像头等先进设备,这也是莱希所乘直升机发生事故后没有信号传送的原因。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载有伊朗总统的直升机“硬着陆”事故发生后,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
据新华社报道,一名以色列官员5月20日表示,以色列与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遇难没有关联。
“硬着陆”与“坠毁”有何区别?
图片
“硬着陆”与“坠毁”有何区别?中国航空学会成员、直升机行业专家刘芳国解释说,“硬着陆”是指直升机以很快的垂直加速度或者加速度率重重地落在地上,飞行员可以保持飞机姿态平稳,就是下降速度无法控制,轻则造成起落架损害,重则甚至连机体结构也会造成损害,一旦出现这种结构损害,事故就比较严重了。也可以理解为,“硬着陆”是以较大速度着陆冲击过载较大,人是无法承受的。尤其如果人未系安全带,外物对人的影响较大。
“坠毁”则是指直升机失控,有可能在空中就解体,最后坠落地面损毁;还有一种情况是,直升机快速降落,以较大的速度着陆,直升机破损严重,人员伤亡较大。
也可以理解为,“硬着陆”的一种结果是坠毁。但是“坠毁”的原因很多,并不是只有“硬着陆”,空中解体、失控降落等都会“坠毁”。
超期服役20年有何隐患?
直升飞机有“最长使用寿命”吗?超期服役有哪些隐患?淘汰的直升飞机的最终归宿是什么?刘芳国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直升机是有寿命年限的,一般为20-30年。直升机的使用寿命通常分为,日历寿命和飞行小时。
图片
日历寿命是指从首飞时间起算,一般来说是直升机整机、机身结构一般采用日历时间计算,20年-30年是一个生命周期。
另一种方式是按飞行小时计算使用寿命,例如直升机发动机的寿命受其使用时间和工作负荷的影响,一般在 1000-2000 小时左右,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旋翼是直升机的关键部件,其寿命受使用时间和飞行次数影响,一般在 2000-4000 小时左右;尾旋翼的寿命与旋翼类似,一般在 2000-4000 小时左右;传动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尾减速器等部件,其寿命一般在 2000-4000 小时左右。
直升机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环境对其寿命年限有着重要的影响。直升机的使用频率、飞行时间、过载运行、恶劣天气以及机械维护情况等都会对直升机的寿命产生影响。
从使用环境看,湿度、温度、盐分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直升机部件的寿命。从使用频率看,直升机的使用频率越高,部件的磨损就越快,寿命相应缩短;从维护保养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可以延长直升机部件的寿命。
刘芳国指出,直升机超期服役确实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比如动部件寿命件到寿,则会产生损伤、断裂及破坏,大的会影响飞行安全,比如桨叶到寿,则可能直接断裂;航电设备如果超期服役,没有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则有可能失效,比如无法导航,你不知道飞到哪里,有可能飞机撞山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以飞行小时计算时,例如发动机定期需做大修,部件需更换,如果因被制裁缺乏可更换的部件,原本就属于超期服役的直升机的安全可靠性更是雪上加霜。
从国际上看,达到使用寿命的被淘汰直升机可改为无人机,继续服役。
伊朗总统坠机遇难:
“天灾”还是“人祸”还不好下结论
有国外的航空专家分析认为,伊朗总统搭乘的飞机失事的原因与科比直升飞机失事的原因有类似之处,例如天气不佳等原因,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图片
刘芳国认为,伊朗总统坠机事故的可能原因有三个。第一种说法是“天灾”。从当地媒体播出的救援画面看,山里面整个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尤其是这种山坳,属于容易发生风切变的地方,一旦遇到风切变可能导致桨叶失速、从而导致直升机发生失速,一旦失速升力无法保持,飞机会快速下降,然后最后坠落到地面。”科比搭乘的直升飞机坠毁,当时在空中飞了15分钟,转了好几圈才坠毁,也有时候是失速造成的。因为,直升机的旋翼要靠风来驱动产生升力的,可以说这种不高的山里面有一种很紊乱的风,对直升飞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飞机遇到技术问题。直升机遇到故障,例如传动系统出问题,飞行员无法控制操纵飞机,最后飞机失控,落到地面撞击,发生硬着陆事故。
第三个事故的可能原因是是飞行员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飞行员判断失误或操纵失误等情况。
刘芳国认为,从已经披露的消息看,“天灾”还是“人祸”还不好下结论。需要能找到的飞机的黑匣子,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直升飞机与其他飞行器相比更不安全吗?
直升飞机与其他飞行器相比更不安全吗?公众总感觉直升机的事故率要高,甚至有人说直升机是“最危险的飞行器”,这个说法科学吗?真实的安全数据是什么?
刘芳国解释说,直升飞机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就适航要求来看,直升机的安全性和普通的民航飞机的安全性基本上差不多,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
而且无论直升机还是固定翼飞机在设计中都有抗坠毁性的要求。比如就直升机来讲,在一定速度下坠的时候要保证客舱内的成员是安全的、可逃生的,但超过这个速度就没有办法了。在安全方面的代价和性能、商业方面,制造商肯定要取一个中间值。例如适航标准中的安全性指标为10的负7次方,即每百万小时可能出现坠毁1架次或重大事故1架次。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可在直升飞机使用 
EVTOL是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应该怎样提升直升机的安全性?行业的新技术发展方向是什么?刘芳国认为,提高直升机安全性需要采用余度管理系统。液压系统采用电传系统,能提升可靠性。增加感知系统,对环境的感知系统,提高防撞能力采用SLAM定位技术、激光点云技术,规避障碍物,尤其适用于在雾中飞行。此外,直升飞机还增加防除冰能力,尤其是桨叶,现在我国的直8、直20已具备这个技术。还可增加直升飞机的健康管理系统,对飞机进行诊断,主要是振动、温度测试,从而预测动部件安全性。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有人驾驶增加无人驾驶,减少人为因素。刘芳国认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是未来发展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