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大黑鱼”?中国军号发21秒视频,表明我们反潜战有了新手段

这两天关于中国“抓大黑鱼”的,这个新闻在网上讨论得非常热闹。
5月14日上午,具有官方背景的公众号“中国军号”发布了一则时长21秒的“出海捕鱼”的视频,说的是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组织多架固定翼反潜机实投操雷训练。这个视频还配了一句画外音,叫“抓大黑鱼去喽”。
图片
到当天的下午,“中国军号”又发布了一则视频,内容是时长35秒的“军营烤鱼”的视频。你看这个视频比前一个视频还长呢,烤的还是大黑鱼。
当天的这两个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不少人把这两个视频联系起来遐想,猜测中国海军反潜巡逻机最近在南海抓到了一条“大黑鱼”,也就是说发现了一艘美国核潜艇。更有甚者还演绎出了中国反潜机在南海逼出了“海狼”级核潜艇的情节。
还是要冷静一些,这应该是“中国军号”的正常宣传报道。后一个的“军营烤鱼”视频意在增强前一个视频的宣传感染力,强化报道效果。我们应该给予“中国军号”一个大大的赞字,因为他们在宣传报道上展现了他们的独到之处。
图片
尽管说“抓大黑鱼”这件事其实是一个训练过程,但是这两个视频还是让人们有值得遐想的地方。比如说可以认为运-8反潜巡逻机的攻潜能力已经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大家都知道美国的P-8A反潜巡逻机可以挂载5枚打击距离9.1公里,水下速度超过40节的MK-54鱼雷,应该说攻潜能力很强。
图片
运-8反潜巡逻机以前有多种报道说能够挂载射程10公里、速度40节的鱼-7反潜航空自导鱼雷。但是在这个之前还没有完整地展现过运-8反潜机投放鱼-7鱼雷的视频,这次应该是第一次。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运用鱼-7反潜,运-8巡逻机已经完全形成了战斗力。
按照我们的宣传习惯,如果没有定型没有形成战斗力,一般是不会大段地全过程地对外公布这些细节的。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推测中国的新型航空攻潜又有了新的手段。据外媒的报道,中国已经成功研发了“跨介质鱼雷”。这种鱼雷可以在1万米的高度以2.5马赫的速度飞行,飞行数百公里之后转变为掠海模式,再飞行20公里,最后10公里再转为超空泡模式去攻击目标。
图片
这样的攻击模式就目前来讲任何对手是无法防御的。总之“中国军号”的这一次的这两段视频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带来了惊喜,也让人们对我们的先进反潜能力充满了期待。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