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XO企业纷纷在欧洲布局研发生产基地

又有一家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在欧洲布局生产基地。
5月21日晚间,凯莱英(002821.SH、06821.HK)在其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取得前辉瑞英国Sandwich Site的API Pilot Plant及R&D Laboratory(以下简称“Sandwich Site”),完成公司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进一步提升CDMO(定制研发生产组织)业务的全球供应能力。
据介绍,辉瑞Sandwich Site始建于1954年,是辉瑞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研发中心之一。多年来,Sandwich Site在药物合成路线快速设计和高通量筛选、成熟工艺及分析开发能力、生产和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处于国际前列,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平均研发生产经验超过15年,是辉瑞全球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上市的关键一环。
凯莱英表示,自2024年6月起,公司将全面管理和运营Sandwich Site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并拥有原属于辉瑞英国公司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团队,实现全面快速无缝链接,可以立即开始承接CDMO项目,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公司将以此为依托,一方面将Sandwich Site作为公司海外布局的重要支点,发挥与现有产能的协同效应,并不断扩大海外从研发实验室、中试生产到商业化的生产产能;另一方面,公司还将以此为基础,积极规划多肽、核酸、酶技术等新兴领域,持续拓展和加强欧洲研发能力和生产基地建设。
图片
长期以来,凯莱英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境外。如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5亿元,其中境外(包括北美、欧洲、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亚洲地区)收入达到63.44亿元,占比81.07%。
今年以来,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事件持续在演变,给中国CXO行业带来一定的扰动。虽然直接被波及的只有药明康德(603259.SH)、药明生物(02269.HK)这两家药明系企业,但其他中国CXO企业何去何从,同样也受到关注。
今年3月份,在投资者业绩会交流上表示,凯莱英表示,首先,法案本身不涉及公司,公司也没有从事法案中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其次,从和客户合作层面,目前与客户的商业合作和洽谈均在正常进行,未受此事件影响。公司也将继续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应对措施:第一,继续坚持CDMO企业定位,为创新药公司提供专业 服务和帮助,做海外生物医药产业朋友而不是对手; 第二,加快海外建设布局,一是加快欧洲小分子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产能落地,这个不仅是为了分散不确定性潜在风险,也是为了承接更多海外客户API(原料药)项目,这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二是加快波士顿研发中心业务推进,以此为支点承接更多海外Biotech客户项目;三是考虑未来在海外低成本地区布局原料生产。
目前,凯莱英董事长兼CEO洪浩表示,海外布局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这将有利于持续深化与海外客户,特别是跨国制药公司的合作深度,实现多方共赢。
欧洲是不少大型药企的聚集之地,如2023年度全球药企收入排行前十中,有一半企业总部都在欧洲,如包括了罗氏、赛诺菲等企业。
近年来,中国CXO企业也相继在欧洲布局生产基地。
如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2021年3月,就以1.187亿美元现金收购艾伯维公司(AbbVie Inc)旗下位于英国利物浦的Allergan Biologics,收获了一家先进生物药生产基地。
紧接着,2022年1月,该公司又收购了Recipharm旗下位于英国Cramlington的Aesica药业。彼时,康龙化成表示,通过这次收购,公司获得位于英国纽卡斯尔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同时,该生产基地联合英国霍兹登工艺开发、早期cGMP原料药生产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化学与生产服务,并发挥协同效应。
康龙化成在近期公布的2023年年报里表示,公司已经建立了位于中、英、美三地的CMC(小分子CDMO)一体化服务平台。公司国际化的产能布局, 可以同时在中、英、美三个国家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更大规模和更为绿色的端到端的化学与生产服务。
再如药明生物(02269.HK),也在欧洲布局了多个生产基地,包括了爱尔兰生产基地、德国伍珀塔尔MFG19基地等。
此前有CXO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海外建设工厂,除了可以更好服务客户外,同时也是规避地缘政治影响的一种方式。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