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评残办证,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上门评残办证,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李炳旺 卢鸣 董元峰
图片
为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保障残疾人能够依法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近日,安徽省天长市残联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邀请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智力评定专家,来天长市为65名到期换证的智障人士进行评残,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进行残疾鉴定。
“这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不是你们来这里评残的话,我也不知道找谁,到市里还不知道要摸到什么时候,太感谢你们了”。家住仁和集镇王桥村的老人董兰在残疾人证申请表上签字后感激地说道。患有视力障碍的她由于出门不便,且子女也不在身边,所以一直没有办理残疾人证。
一本残疾人证连接的是党和人民群众,承载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天长市残联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上门评残、办证工作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入开展“四上门”服务,推进“评残服务零距离”活动,解决出行不便的困难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的惠残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摸底排查上门。年初,天长市残联以脱困(监测对象)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开展全市摸底排查工作。市、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者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方式,对未持证疑似残疾人进行“地毯式”清理摸排,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评残诊疗上门。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市残联分批次组织评残医生深入16个镇(街道)174村(社区),采用“集中+入户”形式,通过现场诊疗、查看医院诊断证明、询问既往病史及致残原因等方式,对残疾人身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评定,依据相关评定标准进行评级。
政策宣传上门。残联工作人员和医生上门,有针对性地向残疾人及其家属讲解康复训练及日常护理要点,宣传政府的各项扶残惠残和社会救助政策,并为群众发放惠残政策宣传手册,讲解残疾人可享受的各项补贴和补助政策。
送证服务上门。入户评残结果录入后,残联工作人员将办理好的残疾人证送上门,让残疾人申请、鉴定、办证整个过程一趟都不用跑。
“开展上门残疾鉴定、评残办证工作,是市残联在打通服务残疾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把残疾评定服务送到家,让残疾群众获得办证上的方便,享受到更多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长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袁昕表示。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