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茶研究又添新机构

掌上春城讯 近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双版纳贡叶茶业有限公司共建老班章普洱茶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昆明举行,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原则,对“老班章”普洱茶进行科学细致地研究,助力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周玉忠、西双版纳贡叶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星妤代表双方签订协议,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青元主持签约仪式。省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导,省普洱茶协会会长董胜出席并见证签约。
签约前,参会人员参观了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场所,就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普洱茶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云南省目前普洱茶发展现状等作了充分交流。
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老班章”普洱茶成长环境,茶叶内含成分等进行长期、全方位的数据监测及收集,对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科学、持续地研究,最终形成系统性科研理论并进行成果转化,为讲好老班章故事,擦亮云南普洱茶金字招牌提供科技硬核支撑。
何青元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茶业综合实力第一强省、打造中国茶业第一品牌、打造世界一流茶产品的发展目标,围绕建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系统布局。“老班章”作为普洱茶中最具代表及知名度的品牌之一,目前更多的是“文化元素”“山头元素”,虽被爱茶人士追捧,却一直没有科学数据支撑及解释其独特口感的特性,以至于市场上鱼龙混杂、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次老班章普洱茶研究中心成立,将通过长期科研,用大量数据为“老班章”这颗普洱茶皇冠上的明珠保驾护航。同时,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对“老班章”古茶园的保护及开发具有深远意义。
柳星妤表示,作为老班章的源头供应链厂家之一,公司一直希望能从理化分析的层面,科学地解答制茶工艺和呈味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次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建老班章普洱茶研究中心,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在产、学、研、用等方面进行突破,用科学数据转化出的成果,支撑公司生产出更加稳定的老班章普洱茶产品。
双方一致认为,作为云南普洱茶的代表性山头的老班章,连片的森林古茶园是云南古树茶资源的典型代表,以茶兴业,事关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通过对老班章风土、茶叶、加工工艺科学、持续地研究,将对云南古树茶保护和利用,对云南普洱茶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示范意义。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8年,是云南省唯一从事茶叶综合研究的公益性、基础性省级科研单位。建所以来,围绕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植保、茶叶加工、生理生化、茶经济、茶文化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先后完成了600多个科研项目,共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8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目前,该所已建成全国面积最大、保存茶树资源数量最多的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保存珍稀茶树资源2500余份。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常有林
责编:赵萍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