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县:有机整合"边角地" 充实群众"粮袋子"

走在湖北省房县化龙堰镇的乡间田埂上,田地上尽收眼底的是绿油油的农作物。
“以前这里是撂荒地,这些土地利用起来,来年能收好几万斤苞谷呢!”房县化龙堰镇桃园村村支书高兴地与随行的纪检监察干部说起。
这是房县纪委监委干部通过“四不两直”日常督查工作进度,持续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的一幕。
据了解,4月中旬化龙堰镇找回耕地已种植青苗500多亩,预计月底完成全部青苗种植承诺举证。
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守好耕地资源,房县纪委监委以“室组镇(乡)”协作区为纽带,坚持“资源整合、区域划分、优势互补、务实高效”的原则,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工作落实这一关键环节,多次深入全县20个乡镇开展专项督导,实地查看流出耕地图斑整改情况,从整改要求、整改效果等方面层层压实责任,重点发现和纠治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耕地图斑虚假整改背后的责任和作风问题。
同时,强力推进“流失”耕地种植工作,确保耕地找回并种植农作物,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做好找回耕地后半篇文章。
在青苗种植举证专项监督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不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和现场督导,联合各镇纪委办、城建办、镇自规所组成督查组,上山下坡,穿梭在山林与土地间,到地到边,“保姆式”跟踪督导找回耕地青苗种植工作。对不符合耕作条件的耕地,通过大块地旋耕机挖掘翻土、零星地上人工等措施,实现撂荒地应耕尽耕、能耕速耕,使得“找回”耕地恢复耕种条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院会与种养大户协商等方式,宣传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耕地保护政策,与群众贴心对话,给群众免费发放农作物种子,提供部分肥料等措施,使群众主动耕作找回的耕地,拒绝土地闲置。
房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找回的耕地耕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层层传导压力,以铁的纪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杨晓凤 侯梦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