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苏海洪
近日,习主席在重庆考察时深入社区了解基层减负情况,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习主席深刻指出了为基层减负的痛点和难点,也给遏制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指明了行动方向。
俗话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各项工作落实的最前沿,工作涉及面广,基层干事创业的氛围如何,干部工作状态如何,关乎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推动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但是,在基层“穿针引线”抓落实的过程中,一些额外事项、不适当的层层加码,加重了基层负担,甚至束缚了基层的手脚,让基层工作受到干扰。
在很大程度上,基层“不堪重负”正是权责不清、清单不明造成的结果。例如,有的频频向基层“甩包袱”,把基层当作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的为追求表面政绩、形象工程,脱离基层实际定决策,任务加量,给基层平添负担;有的不注重统筹,“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要各的‘账’”,让基层干部陷于“超负荷运转”的泥淖。可见,为基层减负必须从厘清“权”“责”做起、从“减事”开始。
“职分而民不探,次定而序不乱”。“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关键是要厘清职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才能实现“治而不乱”,才能真正为基层干部减负、让基层治理优化。对此,不妨列出两张权责清单,一是上级部门关于基层工作的权责清单,二是基层单位工作范围清单。前者明确上级部门哪些工作该由基层参与,后者明确基层单位哪些工作该做、哪些不该做。通过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有效减轻基层“担子”,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降压赋能,基层干部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减事”去存量容易,“正风”遏增量却难。从现实情况看,个别单位务虚事务“反复发作”、变异翻新、花样层出不穷,甚至“减了一件事、加了十件事”。根本原因在于担当精神弱化、实干作风欠缺、政绩导向错位,习惯和依赖形式主义抓工作、树形象,陷入了事事压给基层的工作套路和固有模式。“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必须从强化党性意识、笃定政治信仰、提升干事本领等“总开关”和“基本功”方面努力。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实现作风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
基础牢,大厦才能稳。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驰而不息见真章,基层减负方显成效。人民军队走过数十年的发展、改革历程,在备战、建设、管理、业务运行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这既是实施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遵循和有力抓手,也是破解“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利器”。各级要自觉以“法”统揽,严格按法规制度教育管理部队、改进工作指导,提高基层自主抓建能力,让基层在法治的轨道上高效平稳行进,让官兵把更多精力聚焦到提高战斗力建设水平上。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