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 | 如何防范干热风?专家支招

近日一场罕见的大风天气,席卷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部分区域风力达到了惊人的12级到13级,麦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眼下正值河南小麦籽粒灌浆中期,还有十几天就要成熟了,小麦倒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倒伏之后,是否有缓解之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第一时间来到受灾地区,指导农户进行喷防工作。
01
大风刮倒小麦,可采取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受阻,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影响。同时,倒伏小麦堆积叠压也容易诱发病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赵广才在河南鹤壁市浚县、安阳市滑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后表示,由于现在正处于籽粒灌浆的中期,离小麦收获还有一段时间,小麦仍有机会利用自身生长的向上性恢复生长。此时,应抓紧对倒伏小麦展开一喷三防作业,对倒伏的小麦,进行叶面施肥和防赤霉病的喷洒,针对倒伏的小麦进行再次的寄养,再次的防霉,在后期这半个月左右灌浆期里,都能够顺利的完成灌浆。
02
实施补救措施,对夏收影响不大
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介绍,“倒伏主要集中于大风前刚浇灌过的麦田和抗倒性能较差的品种地块。倒伏会影响籽粒灌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对当地具体农户来说,会带来损失。农业农村部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正在抓紧实施倒伏麦田补救措施。从全国看,对整个夏粮收获影响不大。”
安阳滑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今年种植小麦超过180万亩,在滑县白马坡的高标准农田,大风天气让麦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呈点状、片状分布。赵广才指出,从河南全省范围看,这次大风对小麦影响总体较轻,主要是浚县、滑县还有新乡地区有部分倒伏现象。河南一共种植了8500万亩小麦,倒伏面积占比较小,对河南省总体的小麦产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为切实做好小麦倒伏应对补救工作,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发布了关于小麦倒伏应对补救的技术指导意见,全国农技中心也已经组织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对受灾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图片
03
补救措施很重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图片
倒伏小麦不要扶
据刘录祥介绍,倒伏的小麦,并不一定会折断,灌浆仍会持续,这时候喷施生长调剂类物质,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倒伏的小麦不建议人力扶正,倒伏小麦人力扶正会伤及根系。事实上,小麦密度很大,一亩地往往有几十万麦穗,严重倒伏地块植株交叉重叠,也很难一株一株去扶,尤其在大面积种植的地方更是如此。
要做好一喷三防
赵广才表示,对于已经倒伏的小麦,现阶段要做好一喷三防,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喷营养液或者喷磷酸二氢钾,促进灌浆后期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的千粒重、促进子粒灌浆,这样会挽回些损失。另外倒伏以后,还可能会容易引发锈病和白粉病,所以在后期还是要进行一喷三防。
图片
警惕干热风
近日,河南大部分地区,迎来今年首轮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局部最高气温将升至40度以上,这对正处于灌浆期的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来说是个挑战。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主要的气象灾害,容易造成小麦蒸腾加剧,光合作用降低,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当连续两天以上,下午2点气温达到32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小于30%,每秒风速大于3米以上,就容易发生干热风。
提高土壤墒情
对小麦来说,干热风形成的效果就像是一直被吹风机的热风吹着。近期持续的高温大风天气,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尤其是沙壤土地,主要预防措施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者是腐植酸等叶蔓肥,同时对墒情明显不足的麦田,要及时浇好灌浆水,改善土壤伤情,提高田间湿度,确保小麦植株长得好不早衰,延长灌浆时间,增加利润,提高产量。
对于没有干热风风险的地区,也可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小麦千粒重。
此外,土壤墒情不足的地块需要科学浇水,如果出现干旱需要浇灌浆水的情况下一定要在无风天气情况下细水漫灌,或者用喷灌方式。
来源: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CCTV-13] 《新闻直播间》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