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希坠机遇难,布林肯称他的死会让伊朗人民“过的更好”

当地时间5月19日,一架载有伊朗高官的直升机在伊朗与阿塞拜疆交界地区坠毁,经过数十个小时的搜救后,确认飞机上所有人均遇难,其中就包括伊朗总统莱希和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
这则消息迅速占领了全球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如今中东局势十分动荡,以伊两国一个月前还进行了导弹互射,如今伊朗总统不幸遇难,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
迄今为止,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委内瑞拉、亚美尼亚等国领导人均已对莱希的离世表示沉重悼念。就连一向在中东问题上站队美国的欧盟,也对莱希表示“诚挚悼念”。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公开发表了声明:“我们的思绪与这些家庭同在。”
图片
莱希
其中,中国方面更是表示:“这一不幸令世界为之震惊,伊朗失去了杰出的领导人,中方也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伙伴。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一如既往的加强中伊战略合作,维护双方共同利益,继续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努力。”
而美国方面在5月2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发表声明:“对伊朗总统莱希及其随行人员遇难一事表示哀悼。”但是,米勒之后又说:“在伊朗即将选出新总统之际,我们重申,支持伊朗人民及其争取‘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斗争。”
我们可以把米勒的前半段话视为是“鳄鱼的眼泪”,后半段话则是“棉花里的钢针”,依稀记得美国当年对南联盟以及伊拉克人民也说过类似的话,用“人权”、“自由”来挑拨他国内部矛盾,如今这两个国家什么处境,无需多言。
图片
布林肯
米勒好歹还装一装,而布林肯则干脆装都不想装,他直言:“美国不会改变和伊朗的对抗立场,莱希的死会让伊朗人民过得更好。”布林肯甚至还说:“莱希的死会让全世界都成为赢家。”
莱希遇难是否会让伊朗人民过得更好,这点不应由美国说了算,而应由伊朗人民自己说了算。就目前来看,对于莱希的去世,伊朗民众普遍更加哀伤。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莱希的从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975年伊斯兰革命时,他便是霍梅尼手下的得力干将。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政局动荡,时任德黑兰副检察长的莱希采取铁腕手段,处决了数千名反对派成员,凭一己之力稳定了局势,他也因此获得霍梅尼的欣赏,并将其视为接班人。
图片
后来在竞选总统时,莱希遗憾落败于温和派领袖鲁哈尼。后因特朗普上台撕毁伊核协议,加大对伊朗的制裁,还刺杀了苏莱曼尼将军,伊朗民众的反美情绪空前高涨。在这种背景下,强硬派莱希东山再起,成为伊朗新任总统。
由此可见,并非是伊朗不愿意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只是美国始终不愿意接纳伊朗,莱希的上台是伊朗人民的选择,在国际环境对伊朗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莱希可谓是临危受命。
布林肯对莱希的评价明显脱离了实际,伊朗人民如今生活出现困难,根本原因是美西方的集体制裁封锁,这与谁来当总统没有太大关系。
布林肯之所以在莱希遇难后幸灾乐祸,据他本人给出的解释如下:“考虑到他作为法官和总统所参与的恐怖行为,我们绝不会对他的死而感到悲伤。”
图片
自去年十月爆发巴以冲突以来,莱希多次公开表示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哈马斯等反以团体,并鼓励他们反抗美西方的霸权主义,坚决抗争以色列在中东的暴行。而布林肯则是美国犹太政客的代表,想必每当莱希发表反犹言论时,布林肯都会恨的牙痒痒。
据悉,6月28日伊朗将会进行新的总统选举,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议长卡利巴夫、前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雷扎伊都有望成为伊朗的新总统。
目前伊朗的改革派、温和派均已被边缘化,以上三人全部都是强硬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布林肯还是不要着急“开香槟”进行庆祝,一个莱希倒下了,还会有成千上万个莱希,直到把美国势力彻底赶出中东。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