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阱”?

图片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
以妇女终身生育的孩子数表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早在一九九二年就降到保持人口规模稳定所需的2.1这个更替水平之下。三十年后的二〇二二年,中国开始人口负增长,在统计意义上也就顺理成章。如何应对这个人口新常态,成为从学术圈到决策层及至舆论界的热切关注。在涉及人口的热议话题中,我们有没有机会摆脱目前的低生育状况,对中国社会是一个唯此为大的课题,也是我在出版《人口负增长时代》一书后仍然念兹在兹的谜题。一方面,相关学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另一方面,由于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不顺畅,交叉研究开展得不充分,每个流派的研究范式也不尽统一,以致我们迄今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框架。也就是说,人们对生育率问题表现出极大关注度,对相关理论进展和经验积累却知之甚少,因而在系统性政策思路上面也难以形成共识。作为对认识需求的回应,本文在综述理论和实证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勾勒一个转变研究范式和重构分析框架的路线图。
一、“低生育率陷阱”之谜
奥地利学者沃尔夫冈·鲁茨(Wolfgang Lutz)最先提出“低生育率陷阱”概念。在很长时间里,这只是人口学家圈内的讨论话题。随着生育率下降成为更多国家面临的现实,这个令人不安的概念也不胫而走,甚至被接受为一种特征化事实。除了从具有极低生育率国家的经验证据获得支持外,这个假说还得到主流人口理论的背书。从理论和政策关注的角度来看,由于具备了以下两个重要成分,故该理论已经概念化和体系化。第一,这个理论尝试阐明,某些确定存在的因素,会通过特定的机制,使生育率下降成为一个自我强化的不可逆过程。第二,该理论也尝试从经验上表明,现实中存在一个关于低生育率的数量界定,也就是说,总和生育率降到该水平及以下的情形,意味着一个社会落入低生育率陷阱,且难以自拔。
鲁茨及其合作者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在人口、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上存在着一些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推动低生育率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螺旋式下降(“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006)。从人口学角度看,长期的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处在生育年龄的人数过少,以致无法逆转生育率下降的惯性。从社会学角度看,既然每一代人在选择理想家庭规模时,依据的经验都来自上一代的生育率降低趋势,所以,生养更少数量的孩子,对新生代父母来说只是顺水推舟之举。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期望生活水平与实际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的较大缺口,抑制了年轻一代生养孩子的能力和意愿。虽然鲁茨等人不情愿给出一个作为“陷阱”标志的生育率,但是,很多其他研究表明,以总和生育率1.5作为基准,可以取得较大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生育率低于这个水平,一个国家就被认为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二〇二〇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3。世界银行数据表明,二〇二一年这个数字进一步降低到不足1.2。根据不同的参照标准,我们可以对中国现行生育率究竟有多低做出几种判定:与2.1这个保持人口规模稳定的更替水平相比,处于低生育水平;与1.5这个作为“陷阱”基准的水平相比,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根据所谓“极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这样一个标准,已经处在极低的水平。早在二〇一四年,国家就开始逐步调整生育政策,先后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可以生育三孩”政策,与此同时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正是对极低生育率的积极政策回应。
然而,从人口动态和生育率变化来看,这些政策尚未显现预期的效果。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其既有的惯性,从二〇一四年的6.7‰跌落到二〇二二年的-0.6‰。防止人口过快减少和老龄化,必然要求阻止生育率的下降势头,甚至希望生育率向更可持续的水平回升。学术界面临的课题,便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理论逻辑和实证经验上回答,低生育率陷阱究竟是什么东西,它能否以及如何被避免或摆脱。在诸多目标中,一个较为根本的是:打破传统的认识定式和研究范式,构建一个符合生育率变化规律的分析框架,并按照一种内洽的逻辑制定政策。
二、传统理论范式的罅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人口与发展关系新范式的支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结语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