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三大主题园计划2029年建成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通州区、北三县潮白河“一河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工作机制启动会今天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三大主题园概念设计完成,有望于2029年建成。
通州区在潮白河右岸累计完成造林绿化3.1万亩
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京津冀平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京冀首个跨界共建的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副区长姚伟龙在致辞中表示,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副中心打造以滨河风景展示和滨水生态修复为特色的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其中包括国家级植物园、潮白河公园、通燕公园的规划建设。
目前,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控规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基本完成了通州一侧公园的规划设计和三大主题园的概念设计。根据规划,这座沿潮白河两岸呈带状分布的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其中通州一侧约60平方公里,廊坊一侧约44平方公里。
“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北部连通燕山山脉,南部直达环渤海区域,是副中心连山通海的重要绿色通道,也是鸟类等动物自然迁徙的生态廊道。”据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琼介绍,2017年至今,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分四期在潮白河右岸累计完成造林绿化3.1万亩,形成了通州区东部4片万亩自然森林,呈现出“潮白惠泽英树畔,秋风霜染入云瞰,蓊郁清凉林荫憩,悠然赏俗春花漫”的风景画卷,为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打下了良好生态基础。
潮白植物园将与北京西部国家植物园错位发展
记者了解到,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设计以精野结合、大林大水、小园美村为基本原则,围绕潮白河水脉打造亲自然、高品质慢行亲水环和车行风景环,串联三大主题园及沿线21处题名景观,形成“一脉揽三园,双环链多景”的整体空间结构。
“一脉”为长约40公里的潮白河水域带,“三园”为重点示范建设的国家级植物园、潮白自然教育园和通燕艺术运动园三大主题园。
国家级植物园——潮白植物园从定位上打造集科学研究、引种示范、科普展示、景观游憩等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植物园。与北京西部国家植物园差异化定位、错位发展,区别于全国其他传统型植物园,强调融入城市生活的新型时尚复合植物园,成为首个跨省共建的“植物+”综合性植物园。
潮白自然教育园打造集生态文化体验与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自然教育基地、全国首个自然教育师培训中心。将建设融合林田、河湾、湿地、民俗等多元主题体验及康养研学、自然培训等多样教育功能的自然教育北京模式示范工程。
潮白运动园通州一侧距离服务人群较远,适当减少了体育功能,融合了宋庄文化艺术元素;北三县一侧以体育场馆为主,补充燕郊组团的体育功能需求,总体上依托滨河森林资源,植入户外体育运动,延展时尚艺术基因,打造户外艺术运动休闲园。
“双环”为围绕潮白河水脉构建的82公里慢行亲水环和70公里车行风景环。亲水环以现状园路为基础,打通系统断点,设置3组码头和5处跨界联通设施,构建内优外联、移步异景的景观慢行网络。风景环依托现状林荫茂密的左右堤路,疏导过境交通至春明路,合理布置港湾式车道,打造惬意畅行、宜游宜停的林荫景观大道。
“多景”为与主题园、特色园深度融合设置的21处题名景观,其中两地共建景观3处,分别为健锐英风、锦绣盈门、阆苑林泽;独立景观18处,通州和北三县各9处。
两地发起潮白河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工作倡议
会上,河北省廊坊市和北京市通州区共同发起潮白河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工作倡议。两地主管部门将高标准合力共建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并沿潮白河延伸构建东部生态绿带,实现南北长50公里、宽度不小于3公里、绿化连片、覆盖320平方公里的森林湿地群落,共同扎实推进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生态协同发展示范建设。
当天,通州区和廊坊市还签署了《潮白河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合作书》。双方将开展联合工作,旨在提升“一河两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跨区域、跨机构、跨场景的融合程度,打造科技联合、数据共享、人才互通的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京冀两地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生物遗传资源的全面保护。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