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教你做国债!“一个上午涨出10年利息”是什么概念?业内解读

财联社5月22日讯(记者 闫军)抢完黄金,抢国债,业内调侃:今天所有同业都不做债了,围观看戏,主打一个中国大妈教你做债!
5月22日,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24特国01”“特国2401”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交易。
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是记账式国债,上市即可交易,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交易即引发围观,以“24特国01”为例,开盘大涨至熔断,复牌后再度直线拉升至大涨25%,二次盘中临停至15:27,直到下午收盘前三分钟恢复交易。
不过复牌后,仅3分钟就开启暴跌,截至收盘,仅收涨1.32%,恢复至冷静。
图片
过山车行情都不足以描述今日行情的跌宕,有多刺激呢?
换算一下,本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期限为30年,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400亿元,经招标确定的票面利率为2.57%。这也就意味着,国债票面价格为100元,每年利息是2.57元,今天上午涨跌到25%,可以理解为票面价格为125元,这约等于“一上午涨出十年的利息”。
显然,这不会是常态,多位基金经理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上交所“24特国01”和深交所“特国2401”有大幅波动,整体成交量并不大,如此幅度的上涨与长期经济预期并不匹配。今天有资金炒作的成分,类似于炒作次新股的逻辑。没有办法用债券投资的分析框架来解释今天上市以来的涨幅。
同时,有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这个涨幅对收益率而言没有价值,应该谨慎参与,警惕风险。
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交易火爆
深交所“特国2401”的交易同样火爆,盘中两次临时停牌,截止收盘,“特国2401”大涨19.70%,现在票面价格为119.7元。
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本期发行的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期限30年,票面利率2.57%,付息频率为半年。个人投资者可通过普通个人证券账户在交易所市场购买,最低委托数量1000张,按照发行价格来算,为10万元。场内采取T+0交易,如果投资者持有到期,则按照票面价值兑付。简单计算的话,持有到期票面价值约为177元。
特别国债从发行到交易都非常火爆,一方面,两家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银行开放购买当天销售额度即告罄,被一抢而空;另一方面,两只国债上市当天均出现两次停牌,价格大幅波动。
在停牌期间,就引发了市场讨论,有机构人士称,债券交易员都忙着围观,不少同业都在打听“发生了啥”。
财联社记者从基金经理方面了解到,上交所“24特国01”和深交所“特国2401”有大幅波动,整体成交量并不大,“上证固收”没有溢价成交,存在无量炒作嫌疑。
“有资金炒作的成分,类似于炒作次新股的逻辑。没有办法用债券投资的分析框架来解释这个上市以来的涨幅。”某基金经理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债券在银行间和交易所,价格有较大差异。另有基金经理表示,这两只国债上涨幅度与长期经济预期并不匹配,存在一定非理性因素,在临时停牌结束后,价格也有所回落,与之相比,银行间市场的价格较为稳定,随着交易情绪逐步稳定,预计交易所特别国债的价格会向银行间市场特别国债的价格回归。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间市场的价格较为稳定,意味着银行同业炒作情绪不浓;而交易所出现大幅波动,难怪市场表示“围观大妈炒债”。
年内新发债基占8成,场内债基ETF规模突破千亿
长牛的债市已经抢占投资者的心智,不论是首发,还是持营,渠道、电商平台都把债基作为主打产品,网红债基层出不穷,成为基金公司做大规模的利器。
从发行来看,截至5月22日,全市场新成立基金406只,总发行份额为4045.29亿元,平均发行份额9.96亿。其中,债基在发行规模上是绝对的主力,同期债券型基金成立132只,发行份额为3240.7亿,占比达到80.11%,平均发行份额为24.55亿,是总平均发行份额的近2.5倍。
具体来看,39只债基发行规模超过30亿,其中,包括安信长鑫增强、兴证全球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泰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和国投瑞银启源利率债等15只债基发行规模达到或接近80亿。
而场内债基ETF的变动也能够代表资金的喜好,今年以来,全市场20只债基ETF,合计规模突破了千亿。海富通短融ETF突破300亿、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达到150亿,而平安基金旗下公司债ETF也于近期突破百亿。
以平安公司债ETF为例,年内规模增长约40亿元,近一个月规模增长超20亿元。该ETF基金经理王仁增表示,在当前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宽松态势,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高等级信用债信用资质优秀、盈利稳健,违约风险较低,尤其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中有望持续吸引投资者,这为信用债ETF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事实上,不仅国内投资者爱买债基,海外投资者在配置人民币资产时同样偏爱债。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4月境外投资者净买入境内债券、股票分别为1247亿元和451亿元,这已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另据央行上海总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05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9%。
债市慢牛逻辑不改
今天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带动之下,场内债基中,长久期的30年国债ETF涨幅居前,全天涨幅0.18%。值得关注的是,长久期国债自4月23日高位下调,至今区间跌幅达到2.29%,当前处于震荡阶段。
有基金经理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整体久期较长,对利率较为敏感,相比短期限债券,利率小幅上行也可能带来净价上较大亏损。随着经济基本面逐步向好、债券供给加快,投资者应特别关注此类债券的利率风险。
不过,基金经理们对于整体债市并不悲观。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基金经理邹卫表示,近期利率曲线基本延续了上月趋势,持续陡峭化。长端利率上行,主要受部分传闻和超长国债供给冲击影响。从目前公布的超长国债的发行节奏来看,它分了20多期,每期就几百亿,每次的量也较小,预计对市场冲击并不大。中短端利率则主要受益于流动性充裕。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打击手工补息,资金脱媒、存款搬家,中短端债券被追捧。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邹卫表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针下,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债牛或仍将延续。当然,未来市场可能也会有回调,涨得多时大家会畏高,这时候利空的因素往往会被放大,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债券市场会在波折中不断走强。
(财联社记者 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