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直播乱象 | 主播扎堆背后的流量之祸

图片
郭有才火了,他直播的菏泽南站和国花博览园,云集了大批外地前去的主播搞直播;开封“王婆说媒”节目火了,大批主播去台下用手机直播,甚至有主播戴着微型话筒上台“相亲”;更早的时候,胡鑫宇失踪案发生后,大批主播到学校周边直播;“大衣哥”朱之文出名后,不少人堵上门搞直播,甚至为了进院内还踢坏院门⋯⋯
图片
唱《诺言》走红的郭有才。
直播时代,热点人物如雨后春笋。随着一个个现象级网红的诞生,让“主播扎推”“群魔乱舞”等词语,成为热搜上的常客。短视频运营圈甚至还流传一句话,“蹭热点是每一名短视频运营的必备技能。”
泼天的流量背后,是泼天的质疑与争议。对芸芸小主播来说,蹭顶流赚取流量分一杯羹,并无原罪。但若打开方式不对,喧哗扰民、扮丑出位,影响交通,让不良影响甚嚣尘上,极可能带来反噬。
在这场流量大戏中,如何与流量平行而不被裹挟其中,值得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反思。
流量磁场的蝴蝶效应
5月20日,一名微博博主发视频称,在四川某地一处高架桥下,在当地网红主播“嘟嘟哥”周边,不少网红主播扎堆做直播。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从视频中看到,一处高架桥下,至少五个主播在对着手机表演。视频显示,有人穿着快递服、有男子身穿女式芭蕾舞蹈服,不少网友感叹“真的有点影响市容”。当地有关部门告诉记者,将派工作人员加强巡逻,劝离主播。
图片
在高架桥下扎堆的主播们。
因翻唱歌曲《诺言》走红,5月10日才30多万粉丝的菏泽小伙郭有才,不过10天时间,5月19日其抖音账号粉丝已超过千万,完成了普通网友向顶流网红的蝶变。
同是菏泽人的“大衣哥”朱之文,即使在成名十几年后,院子里也总会有四五个人拿着手机持续开着直播,无论是他做木工还是喂鸡喂鸽子,他们都能用这些话题与网友互动。在他们直播间里,少则两三千人,多则四五万人。从《星光大道》脱颖而出的朱之文,在爆红时期曾经一开门就有好几十号村民堵着,并且人人拿着手机拍摄。“大衣哥”走到哪儿,他们就拍到哪儿。有人疑似为了直播,踹开门强行直播被行拘。
郭有才走红的同时,全国主播们从四面八方涌进菏泽南站广场。视频显示,一些在菏泽南站现场直播的网红,装扮十分奇异,有的扮成哪吒、孙悟空、济公,有的表演时装秀、热舞等,不少网友吐槽:菏泽南站前是“群魔乱舞”。
在郭有才爆红之前的另一个现象级网红,是不久前河南开封的“王婆”。如今在她节目现场,蹭流量的主播也不少。曾有登台相亲的女士自称“家里开酒厂”,台上的流程进行到一半,台下便有人质疑其动机,叫喊着“下台”。甚至有人上台后被发现戴着微型话筒。
“治好了精神内耗”的二舅老家地、胡鑫宇的学校、“牵手门”的太古里⋯⋯每一个“扇动翅膀”的巨大流量场,都会引来各路网红扎堆上阵,各显神通。
图片
在朱之文院子里直播的主播和粉丝。
日进百万的神话
直播的人群中,流传着郭有才日进百万的神话,虽未得到证实,但也许这就是他们日夜坚守在此的动力。
郭有才成名后收入几何?20日在接受上游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他选择了回避,“跳过这个问题”。当时,对于“是否以5000万元签约MCN机构”“直播间打赏礼物价值几何”以及“成名后收入是否暴涨”这些有些敏感的问题,郭有才均没有正面回应。郭有才前公司运营负责人称,关于郭有才的商业收入,效果最好的几场直播里,账号打赏收入(包含平台收入)高达三四百万元。
据第三方平台飞瓜数据,5月7日,郭有才抖音账号粉丝数30万人,5月11日涨至100万人,16日达到500万人,19日突破1000万人。截至22日中午12点,粉丝数量为1231.6万,“开封王婆-赵梅”的粉丝数量为671.7万。从涨粉速度看,郭有才创造了抖音新高。
有种说法是郭有才背后有公司负责运营,此前是一家山东菏泽本地的服务商。近期,他加入了另外一家新公司,也就是传说中开出5000万元签约费那一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菏泽这家服务商负责人介绍,他们和菏泽本地的大小网红都有联系,也因此认识郭有才。但这位负责人称,郭有才5月突然爆火并没有花钱买流量,“没花一分钱”。
22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郭有才身边一名朋友。“他得到了打赏,但媒体报道得有些虚高。像礼物打赏这些,平台也要分成,我个人感觉应该没有得到那么多的打赏。网上说的签约MCN机构,签约费5000万元的说法,都是假的。据我所知,他没有签任何机构。”
他表示,粉丝暴涨千万后,郭有才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晚上仍在经营烧烤,“这还是他的本职工作,每天晚上还要坚持去烤腰子。他个人生活还是比较平淡,并没有影响或改变很多。”至于郭有才是否会直播带货,他表示“暂时应该不会”。
郭有才这样的千万级网红的打赏收入以及与平台的分成比例如何?某短视频客服告诉记者,普通主播和平台遵循礼物五五分成的原则。如果主播与MCN机构或工会签约,具体分成比例要咨询MCN或工会。
至于“开封王婆”,她在走红后坚持在直播时不收礼物,也引发网友热议。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开封王婆”在景区内的工资收入并不高,爆火后奖金倒是增加了不少。
图片
在郭有才新直播地点国花博览园的主播们。
蹭流量的小主播们
直播郭有才唱歌的画面,是“扎推”主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抢占更好的直播位置,主播们的竞争从凌晨就开始了。
在郭有才直播现场,一名主播告诉记者,自己一夜没睡,就为了守住第一排的位置。一名踩在凳子上的大妈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是主播,为了帮儿子守住位置,她夜里三点就来到了现场。主播王希(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来自郑州,刚到菏泽不久,此前她在武汉追‘王婆’。“我们车上有人听说郭有才火了,当场就下车往菏泽赶。”
尽管辛苦,但直播郭有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流量,主播杨明(化名)给记者展示了自己新开的账号:仅直播郭有才3天,他的账号就吸引了3.7万粉丝。杨明表示,这比他此前从事手机摄影直播,效果好得多。“只要账号带郭有才的名字,就有流量。”记者以新手主播的身份询问,现场多名主播表示,带上“有才”“菏泽”等关键词流量会很好。
除了直播郭有才的主播们,现场还聚集了大批和郭有才“同类型”的主播。他们的目的同样只有一个:蹭流量。
唱跳主播李佳佳(化名)告诉记者,自己从河南驻马店开车四个多小时来到菏泽,夜里一两点才到达酒店,早上8点就赶到国花博览园调试设备。“很多网红都在这里,流量大。”李佳佳认为,这都是郭有才爆火带来的流量。
在国花博览园门口,正在直播的主播张磊(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和同伴从安徽开车三个多小时来到菏泽。“(就为了)蹭流量!”张磊毫不避讳自己的目的。他给记者展示着自己的直播间,有500多人正在线观看,而以前直播间人数屈指可数。“这边流量好。”张磊坦言,“我们像战地记者一样。”张磊说,流量在哪就往哪跑。
在兰州西站、蓬溪、成都东站等地,很多中小主播开始效仿郭有才的怀旧风格甚至妆容,光明正大地蹭热点直播。据悉,郭有才的直播技术由网红团队“声卡姐”支持,随着郭有才的粉丝破千万,“声卡姐”也获得了一波流量。22日中午,记者查看发现,“声卡姐”目前有62.5万粉丝。对于涨粉后相关业务和打赏是否随之上涨一事,记者尝试通过私信联系“声卡姐”,但被对方婉拒。
“开封王婆”火了之后,4月2日晚,在现场直播的赵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账号,已有超过2万粉丝。赵先生称,他是开封本地人,发现‘王婆’走红,“想做个账号”。为了能抢个好位置,他曾凌晨三到五点就起床出发,带着背包和板凳,来景区门口排队。这几天里,最多的时候有2万人同时观看直播。只花了几天的时间,账号的粉丝数量就“从零(涨)到两万一”。
还有人专程从湖南开车赶来开封节目现场,想通过“蹭流量”把账号做起来。或许是由于主播太多,流量不够,节目现场直播时很多人还出现了“卡顿”。
扎堆直播之祸
人多了,流量来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笑着迎接这“泼天的流量”——至少,部分菏泽市民产生了反感。
网约车司机李涵(化名)告诉记者,此前郭有才在菏泽南站直播吸引大批主播和观众前去观看,造成交通拥堵。附近有不少学校和居民区,市民生活受到影响,而现在国花博览园又成为新的交通拥堵地。“我们跑车的最烦的就是拥堵。”
此前,菏泽牡丹区文旅局执法人员在菏泽南站制止了一起低俗直播,并现场进行了口头教育。为了防止扰民,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晚上9时开始就会对直播人员进行劝离。
这种主播扎堆直播扰民的情况逐渐成为大IP身边的常态。去年时,朱之文就透露,最让他困扰的,是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过来拍视频、直播的粉丝和拍客。还有人在早晨五六点或是在深夜十一二点,敲门求合照,这些严重影响到了他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此前,网友打卡成都“迪士尼”,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困扰。有居民提到,清明假期前来打卡的人较多,有人大喊大叫,打扰居民休息。该院落所属社区采取了措施,立起了提示牌,有志愿者轮流值守,提醒游人文明打卡。22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玉林北路社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仍有网友前来“成都迪士尼”打卡参观,但相比4月时已经少了很多。“现场还有志愿者在维持秩序,正常打卡拍照没问题,但大声说话唱歌会被阻止。部分健身器材拆除了,可能在翻新。”
像“成都迪士尼”这样自发形成的网红打卡点,与居民生活造成冲突的并非孤例。此前上海宝山滨江公园等地也发生了类似冲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邓爱民教授表示,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空间使用权利和生活品质保障要求之间的不协调,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差异;居民们可能会感受到自己的空间被游客侵占,特别是打卡点周边人群和噪音都增加时,有可能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品质。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表示,这种情况下,街道社区可派员进行疏导、劝导;实行预约限流制度;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套基础公共设施,扩大打卡点的游客承载能力。
除了扰民,扎推直播中的扮丑出圈,还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炫富、低俗、戾气言语等乱象也会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这个话题,正引起网民、媒体和平台关注。近日,抖音发布《关于抖音直播严肃整治不良直播PK内容的公告》,严禁直播中任何主播以任何形式诱导未成年充值消费。有媒体指出,家长们应该多陪伴孩子,多提供正向的引导和情绪纾解渠道。监管部门针对低俗直播的乱象,也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让孩子们远离潜在的污染源。
谁是扎堆直播背后推手
近年来,为了获取流量,在短视频运营圈流传着一句话:“蹭热点是每一名短视频运营的必备技能,它能够让你在付出相同时间精力的情况下,获得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流量。”关于如何蹭热点,网上甚至出现了不少经验帖或教学帖,除了详细介绍操作步骤外,还有注意事项,如蹭热点时讲究“快”,“按照这个原则摆拍,流量噌噌往上涨。”
“很多主播到热门地点扎堆直播,背后都有MCN机构作为推手。”一家MCN机构的负责人丁先生(化名)告诉记者,按照平台的算法规则,热门地点进行户外直播,更容易得到算法的推荐,从而上同城乃至全网的热门,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直播的运营成本。毕竟普通直播要想上热门,可能还要向平台支付推广费用。
在热门地点开直播是否更赚钱?丁先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透露:“到热门地点蹭热点开直播,一场户外直播打赏最差都有几十上百元,粉丝多一点的主播金额上千元,更别说郭有才那样的大主播了。”
针对扎堆直播引发的负面影响,丁先生认为,即便热门地点直播被取缔,可能也很难阻止MCN机构寻找下一个热门地点去扎堆直播,因为这么做并不违法,而且形成了可靠的变现渠道。“对于缺乏创新力的公司来说,肯定不会放弃的。”
研究传播学的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认为:“这种一位主播带火一个地方,其他主播闻风而动扎堆直播的行为,其实就是各路自媒体为了利益追逐流量的行为。追热点直播流量相对稳定,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比原创更低,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
扎堆直播容易引发各类问题,一旦被周边居民投诉,有可能原主播也无法继续在这个地点直播,是否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张教授表示:“这还不完全相同,因为这些被带火的地点,说到底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公共空间,每个主播只要不违反相关法规和公序良俗、没有侵害他人利益,都有权开直播表达自己的观点,原主播不能垄断公共空间。”
他认为,一是应该加强对主播以及平台方的政策培训,让他们了解直播不能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二是相关部门要重视直播可能涉及的公共安全问题,警惕直播网红线上线下联动活动的潜在危险,比如国外就曾发生了网红直播发礼物造成踩踏事件的悲剧;三是直播出现的噪音扰民等问题应该跟广场舞扰民管理类似,是一个利益平衡和权利冲突的问题,相关方应该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在全国多地取缔扎堆直播的过程中,曾发生主播拒绝配合执法,与城管人员发生冲突的情况。他提醒,相关部门在管理扎堆直播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手段和方式,特别要注意执法手段本身的合法性,否则也容易产生网络舆情。”
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刑事委员会主任郑晓静认为,蹭热点制造摆拍视频“抢镜”,大多目的在于借势营销,赚取关注度和流量。但是蹭热点需要合理合法,不能侵犯他人利益,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说,如果蹭热度的具体方式和内容违法,则是违法行为。不论蹭热度是否违法,都应有底线,手段、方式和内容要遵循法律规定,不能逾越道德标准、突破道德底线。
就主播扎堆引发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他对乱象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分析:“扎堆直播产生的噪音污染的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员可以及时劝阻、调解的,如无效可向环保、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扎堆直播产生的影响出行和市容市貌等问题,属于城管部门的工作范畴,城管部门可以现场进行处理;部分主播在扎堆直播时擦边等不良行为,属于违反《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的行为,市民可向网信办、平台、文化部门等相关监管方举报。”
上游新闻记者 金鑫 赵映骥  杨波 网络图片 部分内容据极目新闻、北京晚报、澎湃新闻、法制日报、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