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这个高层次人才沙龙上,创业者道出“从获奖项目到企业成功”的关键

图片
为深化区校企人才共育,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探索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5月22日,虹口区人才工作局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业坊LAB·中科技物联创中心联合举办“虹创家”新业坊高层次人才沙龙。当天,虹口区留学生创业服务示范基地在新业坊LAB·中科技物联创中心揭牌。
据了解,近年来,虹口区聚焦“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打造“虹创家”交流平台,擦亮“大展虹图”服务品牌,打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形成有温度的人才生态环境。
图片
图片
本次沙龙上,虹口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指导专家、娄贺统副教授以《新形势下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为题,围绕当下热点话题,剖析企业管理发展方向及区域经济运行态势,启迪创新思路,为人才发展赋能。
虹口区人才服务中心与同济大学科技园虹口园的工作人员分别对虹口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虹口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解读。
图片
台下,中科爱毕赛思(常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着,她告诉记者:“这些政策都是干货,正是企业目前非常关心的。”据介绍,成立于2020年12月的中科爱毕赛思(常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光电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今年4月,该企业参加了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分赛,荣获虹口区选拔赛三等奖。在各方的支持下,企业很快落地虹口新业坊,将在这里进一步推进产业新质技术研发,并加强与红外领域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交流。
在本次沙龙上,上海氧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龙作为优秀创业人才代表,也分享了经验。
王群龙是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他结合博士课题方向“碳基纳米制氧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从材料创新入手,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制氧机产品,该项目不但成功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更实现了王群龙的科研理想,让高原上的人可以轻松用氧、放心呼吸。
从参加曲阳路街道的创新创业大赛开始,王群龙一路参加了虹口区、上海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不仅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等称号。
目前,由王群龙创办的上海氧隆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同济大学科技园虹口园,由于便携式制氧机的应用领域广泛,自2022年开始,公司的销售额便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22年销售额为198万元,2023年达到480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就已实现500万元。
在他看来,从创业大赛走出来的项目到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在于项目本身的技术过硬、应用领域广泛,还在于各级政府在关键时期的“扶上马,送一程”,比如,提供政策扶持、推荐各种比赛机会、帮忙对接供需方等。
虹口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金慧莲表示,虹口区正主动融入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整体拼图,汇聚高校、科研机构智库优势、资源优势,关注人才成长全周期,构建人才全方位成长的培养机制。与此同时,发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溢出效应,提供专家辅导、政策支持、资源对接等服务,促进产教才融合发展,激发“人才、项目、产业”链式效应,集聚产业与人才全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