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巴勒斯坦国,西班牙、爱尔兰、挪威为何能走在欧洲队伍前列

图片
当地时间5月22日上午,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于5月28日正式生效。
三国指出,此举旨在通过“两国方案”推动巴以冲突的解决,也“符合以色列的最大利益”。舆论认为,这一历史性举动不仅是对加沙平民的声援、对巴勒斯坦的外交支持,也是对以色列的最新外交打击,可能会引发吸引更多国家效仿。“2024年5月,料将载入巴勒斯坦外交史册。”
“穿梭外交”
由于时差关系,当地时间当天上午8时,挪威首相斯特勒率先宣布,挪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将于5月28日生效,这一决定已通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当局。“两国解决方案符合以色列的最佳利益。”
随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议会宣布,西班牙计划于5月28日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决定只为“和平与正义”。爱尔兰总理哈里斯在都柏林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这一天对巴勒斯坦和爱尔兰来说都具有历史意义。爱尔兰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也将于5月28日生效。
消息传出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迅速发表声明,对三国的决定表示高度赞赏和欢迎。以色列方面同样反应强烈,宣布立即召回驻爱尔兰和挪威大使,并威胁西班牙将召回驻西班牙大使。
爱尔兰、西班牙都是欧盟成员国。挪威是北约成员国,与欧盟保持密切关系。这将是最近10年里欧盟成员国首次承认巴勒斯坦国。自1988年以来,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39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但整个欧盟不承认巴勒斯坦国,美、英、法、德等西方大国均不承认。在欧盟成员国中,有8个国家已承认巴勒斯坦国,最近一次是瑞典于2014年承认。
如今,欧洲三国的集体行动在全球媒体刷屏,但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最近几周,西班牙总理桑切斯一直在欧洲展开“穿梭外交”,与爱尔兰、斯洛文尼亚、挪威和马耳他等国领导人举行一系列会议,多次讨论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事宜。爱尔兰此前预告,考虑于本月21日与其他国家采取集体行动。
据称,桑切斯原本希望在欧盟层面推动这一计划,但遭到德国等国反对。德国政府称,只有在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后才会承认巴勒斯坦国;比利时政府不支持将5月21日作为最后期限;葡萄牙总理称,如果没有欧洲联合行动,葡萄牙政府“不会像西班牙走得那么远”。
历史因素
放眼欧洲,西班牙、爱尔兰、挪威为何能走在本轮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前列?综合舆论观点,历史因素或从中发挥很大作用。
先看爱尔兰,其民众一直对巴勒斯坦人保持较高支持度。1980年,爱尔兰成为第一个呼吁巴勒斯坦建国的欧盟成员国。它也是最后一个允许以色列开设常驻大使馆的欧盟成员国(1993年)。在新一轮巴以冲突期间,爱尔兰政客发出欧洲范围内对以色列最严厉的批评。
究其背后,有舆论指出,爱尔兰是以白人为主的欧洲国家,但一个多世纪前,爱尔兰和巴勒斯坦都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爱尔兰人也曾在19世纪遭遇严重饥荒。他们对眼下巴勒斯坦人的艰苦处境产生同情和共鸣。“当我们看到巴勒斯坦人的遭遇时,我们身上的所有伤疤都被揭开。”有爱尔兰网友称。此外,不少爱尔兰人认为,巴以冲突与北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冲突亦有相似之处。
再看西班牙,与爱尔兰相似,西班牙也对巴勒斯坦长期保持独特的支持。政府层面,自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以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是对以色列批评最大声的欧洲领导人之一,将“两国方案”视为解决中东危机的唯一答案。民间层面,有调查显示,西班牙民众是西欧最支持巴勒斯坦的人群。
究其背后,历史因素同样不容小觑。一方面,西班牙地理位置靠近北非马格里布地区。在1939年至1975年佛朗哥独裁统治期间,为了避免被西方孤立,西班牙与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建立关系。另一方面,由于马德里与纳粹德国的关系,以色列与西班牙在战后很长时间相互疏远。直到佛朗哥时代结束、西班牙加入北约后,西班牙才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1986年)。
随后几年里,西班牙成为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调解者。1991年马德里和平会议的召开,被视为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奥斯陆协议》的前奏。
最后看挪威,它是30多年前《奥斯陆协议》的诞生地,一直热心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两国方案”。1993年8月,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秘密会面后达成和平协议。同年9月,双方于美国白宫正式签署协议,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
“更大的勇气”
西班牙方面此前希望,其对巴勒斯坦国的支持,能在欧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外界预计,不久之后可能会有更多国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其中,斯洛文尼亚、马耳他有望于本月采取行动。
欧洲多国的承认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巴勒斯坦的角度看,这无疑是其近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将赋予其继续斗争的国际合法性。联合国大会本月10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支持巴勒斯坦“入联”,多个欧洲国家准备进一步提升巴勒斯坦的外交地位。这表明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从以色列的角度看,它将背负更大的压力,陷入更孤立的境地。
不过,较为扎眼的是,到目前为止,暂无西方主要大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欧洲三国的最新承认进一步凸显欧盟内部的不同声音和严重分歧。
“欧洲国家对以色列施加压力的有效方式是严厉制裁、停止出售武器。”意大利前驻伊拉克大使卡尔内洛斯称,但除了爱尔兰,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愿意走这条路。归根结底,欧盟成员国仍需要在巴以问题上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