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女生“反穿”萍乡武功山遇难 登山专业人士提醒:携带衣物、食品时一定要留够“宽容度”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近日,一组“江西萍乡97年女孩徒步登山时因失温不幸遇难”的消息在社交媒体热传。此后,武功山景区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该女孩是一名户外徒步爱好者,从户外“反穿”路线进行徒步,因为山上气候多变,遇到小范围极端天气。同时辖区警方回应称,具体死亡原因还在调查,初步了解情况是失温。
图片
网友拍摄的武功山
什么是失温,在户外遇到失温应怎么处理,在攀登海拔较高的山时,应如何正确穿衣、保暖、携带食物?
5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以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和莅,对以上问题做详细解答。
遇难者通过户外徒步“反穿”路线上山
警方回应:初步了解失温是遇难原因
5月20日,“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的过程中出现失温,经救援送医后不幸离世”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热传。武功山景区、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带团导游先后回应多家媒体,证实该事件属实。
据悉,该名遇难者为1997年生人,是一名缺乏户外经验的“徒步爱好者”。5月19日上午,遇难者与三名昔日的同学相约爬山,20日凌晨出事。事发后,景区接到遇难者同伴的救援电话,也组织了消防、应急及医护人员的救援队赶到现场救援。“但是很遗憾,没有救回来”。景区工作人员称。辖区警方工作人员回应称,具体死亡原因还在调查,初步了解情况是失温(导致),她家属已经来派出所处理相关情况了。
图片
登山路线图
工作人员说,山上气候多变,遇难者遇到了小范围极端天气,她本人稍微年轻一点,没有太多户外知识,保暖设备不是很充足,因此发生了意外。景区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队,返回途中已经不行了。女孩并非网传“穿吊带爬山”,她穿了相应的衣物(冲锋衣),但未购票,也未通过景区的核心区上山,走的是户外徒步“反穿”路线。“实际上,景区禁止通过这些户外徒步路线上山,走这些路线肯定要具备充足的户外知识。”
游客中心的夜爬提示牌
一名带团导游称,最近天气都好,就那一天天气突然变了。最近,山下温度在二三十度,晚上山顶气温八九度;但前两天山上天气突变,刮大风、下大雨,白天天都是黑的。
记者获悉,武功山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为1918.3米,以南方地区独有的高山草甸闻名。在网络上检索,不难发现其风景的吸引力,诸如“最新武功山爬山攻略与避雷指南” “超详细爬山攻略” “不废脚打卡”等帖子并不少见。
图片
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很多关于“反穿武功山”的帖子
户外探险前需要做足充分准备
要把最后一颗巧克力和水带回家
“怎么判断是不是失温了,到底该怎么预防?” “穿多了爬山会热,脱一件又冷,到底徒步时应该怎么穿衣服、带上哪些装备?” 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不少网友提出了类似的疑问。
有多年登山经验的四川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告诉记者,出发前,对天气的预测、路线的规划和装备的携带都非常重要。“户外探险的精神值得鼓励,但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刘建说,出发前要先做功课,了解登山地的情况,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山上和山下会存在温差,山上的气候也更加多变。比如,山下是晴天,山上很有可能会下雨或者下雪。同时,要规划好自己的行程和路线。之后,才是收拾行李的环节,在准备衣物、食品时一定要留够‘宽容度’,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比如,觉得只用穿一件衬衣的情况下,就再多带一件冲锋衣;而觉得可以穿冲锋衣时,就再多带一件羽绒服。同理,觉得一包饼干足以往返的时候,就需要带上两包甚至三包,要把最后一颗巧克力和最后一口水带回家。”
刘建告诉记者,雨衣、保暖毯、贴身衣服、鞋袜等都属于必备物品。“爬山的时候容易出汗,一旦贴身衣服、鞋袜打湿,外面穿得再厚也没有用,所以要让身体回温,第一件事就是要换上干燥的衣物。此外,雨衣也很必须,因为山上突然下雨或冰雹的概率并不低。”
失温可以从湿冷风三方面预防
要及时脱下湿衣物更换保暖衣物
什么是失温?有哪些症状?当出现重度失温时,应当如何自救?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和莅介绍,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其中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
通常情况下,人体体核温度一般在36.2°C~37.2°C之间。 当核心温度在37~35度时,人体就会不能控制地发抖,外围血管收缩,不能做复杂的动作,但能够走路及说话。
而当人体温度低于32摄氏度时,人体就会丧失意识,昏迷,脉搏与呼吸频率变慢,可能有心脏纤颤。更严重的还会导致脉搏可能触摸不到,最终心脏及呼吸衰竭导致死亡。这个时候已经是致命危险了,如果没有除颤仪及时进行心脏除颤,那么每延迟一分钟急救,患者的死亡率就会增加10%。患者一旦心脏出现心室颤动,泵功能衰竭,很快会出现心跳停止、脑死亡,最终失去生命迹象。
李和莅提醒,失温情况往往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预防方法主要从湿、冷、风三方面入手。当已经出现轻度失温时,首先要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紧急扎营,或尽快脱离低温恶劣环境,及时脱下湿衣物,更换保暖衣物,防寒服装隔热值要高,防风、防水、透气性能好。为防止继续失温,可进食热糖水拉回体温。而当出现重度失温时,则要将患者全身包裹在保温层(睡袋、衣服等)中间,然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