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木塘垸镇:残疾人致富有“鸡”遇

红网时刻新闻常德5月22日讯(通讯员  周瑶 郭畅)“不说了,不说了,车子已经开来了,我们要去排队签字领桃源土鸡鸡苗喽!”晨曦微露,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沅水河畔古朴的小镇里,原本安静的村落被村民的吆喝声唤醒。
图片
发放鸡苗现场。
5月21日上午,常德市桃源县木塘垸镇的残疾群众周元华、文会君等70余人,一大早就到孔家河村村部排着长队等候领取第七批鸡苗。
为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帮助残疾人家庭增收,5月14日以来,桃源县残疾人联合会、木塘垸镇残联联合桃源县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中心、桃源县众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木塘垸镇孔家河村和金山村开展实施了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
图片
桃源土鸡养殖技术培训班授课现场。
从产业单一“看天吃饭”到农旅融合多元发展,如今的木塘垸镇盘活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残疾人群众收入有效增加,这背后的幸福密码是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阳光增收”项目就是助农增收的典型案例。以本项目为例,此次“阳光增收 桃源土鸡养殖”项目分为养殖技术培训、免费发放鸡苗饲料、养殖过程跟踪指导服务、增收情况调查和项目绩效评估等四个周期,历时5个月,凡户籍在孔家河村、金山村,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代残疾人证,男性年龄在16周岁到59周岁,女性年龄在16周岁到54周岁,有劳动能力、有增收意愿的残疾人都符合项目要求。
清晰的项目流程和有力的政策扶持吸引了全镇很多残疾人自发报名参加,连日来,孔家河村和金山村分别召开了两期桃源土鸡养殖技术培训班,理论授课后,培训员带领群众来到桃源县众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桃源鸡林下养殖基地参观,实地学习养殖技术,参观过程中,鸡群在林间抖动着翅膀,嬉戏打闹啄食食物,桃源鸡养殖基地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为群众后续的养殖鼓足了信心。
图片
养殖基地现场教学。
培训结束后,工作人员为每名残疾人免费发放60只桃源土鸡和50斤饲料,桃源县众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残疾人签订了收购协议。协议约定:桃源土鸡养大后,残疾人可以自行处置,如果桃源土鸡的市场价格低于每斤25元,桃源县众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按每斤25元的保底价收购残疾人的土鸡。有了托底保障,大家伙也不愁销路了,纷纷在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图片
收购协议签订现场。
“我手部肢体残疾多年了,去远处务工的话不太方便,只能就近干点农活或者打点零工,这次‘阳光增收’活动给我们发放60只桃源土鸡苗让我们自己创收,我可以趁农闲时或者打零工之余养鸡,那我只怕也可以成为养鸡‘大户’了,有条件的话我每年都来参加!”领取完鸡苗,金山村的残疾人彭锦红兴致勃勃地和大家伙儿分享自己的喜悦。
据悉,本次“阳光增收 桃源土鸡养殖”项目共计发放鸡饲料7000斤,鸡苗8400只,签订收购协议140人。
“阳光增收”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残疾人的拥护,小小鸡苗,带来致富的新机遇,他们不仅从中学得一技之长,还能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家门口就业,于逆境中追求进步,在残缺里创造幸福,在新时代广阔舞台上,不断迸发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