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夜陈毅率队进上海市区为何先去交大?新发现他蓄须到校纪念五卅这段影像

75年前,1949年5月27日,大上海全部解放。在解放前夜,陈毅带着队伍进入上海市区,先去了建校已逾半个世纪的交通大学,再分头接管这座英雄的城市。在当时沪上数十所高等院校中,为何选择交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今天获悉,交大从上海音像资料馆新发现一段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显示陈毅在上海解放一周内,就蓄着胡须向师生敬礼,参加“上海各界青年纪念五卅大会”。
图片
交通大学工程馆。
【华东局机关进驻上海第一晚住交大】
1949年5月24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5月25日清晨,交通大学校门口已有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人民保安队站岗。
图片
人民宣传队、保安队臂章。
如今仍在徐汇老校区作为自修教室等的交大工程馆,正是华东局机关进驻上海第一天的驻址。5月25日夜到26日晨,华东局机关和接管干部队伍由丹阳乘火车到南翔,又由南翔分批乘汽车向上海进军。车上,陈毅曾问坐在身边的秘书周林:“你熟悉上海,接管上海市政府的队伍应该先去哪里?”周林说道:“先去徐家汇交通大学,然后分头接管。”
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研究发现,是日细雨蒙蒙,道路有些泥泞,车队到达位于沪西的交通大学,没有占用老师和学生的宿舍,就住在工程馆二楼讲堂,大家都躺在地上休息,度过进入上海的第一个夜晚。陈毅和华东局其他领导又去了同在沪西的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大学校园),与地下党领导人会师。
图片
1949年5月,欢庆解放的交大学生们扭起了秧歌。
5月26日,由学生自治会组织1000多人的“交通大学人民宣传队”敲锣打鼓,走上街头,欢庆解放。他们从徐家汇出发,直至外滩,一路上唱着革命歌曲,上演为庆祝解放自编的“活报剧”。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5月28日正式成立。下午两点左右,原市政府工作的全体人员集中到会议室开会。陈毅第一次以上海市市长的身份发表了讲话,欢迎旧政府人员留下来一起建设新上海。会后,陈毅又请旧上海最后一任市长赵祖康单独谈心。他欣赏赵祖康在市政工程方面的才能,希望他发挥自己专长,继续担任工务局局长。解放这个月,交大校友赵祖康与中共地下党紧密合作,为上海解放与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
资料显示,赵祖康(1900-1995)是松江人,18岁考入交通大学,就读土木工程专业,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激荡下,他确立了“工程救国”志向,把大部分精力贡献给中国的道路交通与市政建设,被誉为“中国公路建设先驱”。1949年5月,时任工务局局长的赵祖康代理上海市长职务,主要负责“维持治安”和“办理移交”。
图片
1949年8月29日,陈毅、赵祖康等在浦东高桥海塘决堤现场视察,共商抗危救灾事宜。
6月1日,“上海各界青年纪念‘五卅’大会”在交通大学新文治堂(即今徐汇校区大礼堂)举行,作为新上海首任市长的陈毅到会发表演说。至6月15日,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和副主任粟裕共同签发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文字第壹号令”:“国立交通大学:兹任命唐守愚同志为本会代表,负责接管该校,仰即知照。此令。”
图片
1949年6月15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文字第壹号令)
同日,接管仪式也在交大新文治堂举行。军代表唐守愚向全体师生宣读“文字第壹号令”,阐明“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接管方针,宣布“取消党义、公民等反动的政治课,取缔国民党的训导制度,解散校内一切反动团体”。军事接管交大之事,被誉为:“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坚持斗争、有着‘民主堡垒’光荣称号的交大师生两股民主力量的胜利会师。”
图片
1951年1月,穿上军装、重返校园的交大学子们摄于史穆烈士墓前。
【学生烈士“战上海”浇铸红色根基】
首夜驻校的目的地为何在交大?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1949年5月上旬,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下属各系统接管机构成立,市军管会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接管上海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处根据地下党所提供的资料,开始对上海高等院校的情况进行摸底,筹划入城后接管工作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图片
接管交大程序。
当时上海共有大专院校48所,其中公立15所、私立27所、教会学校6所。交通大学作为公立学校中的国立大学,规模最大,历史悠久,拥有一大批知名教授,曾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在上海乃至全国高校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广泛影响。丹阳会议上,决定在重点接管的4所国立大学中首先接管交通大学,以取得经验,加以推广。在正式接管之前,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已多次召开知识界人士会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图片
接管交大大会在新文治堂举行。
事实上,交大红色根基由来已久。早在1925年,交大就成立中共党团组织,这是中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党团组织之一。到解放战争时期,交大地下党组织走向成熟,不断发起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上海爱国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被称作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民主堡垒”。上海解放前,交大学生约2400人,但地下党员数量已有198人左右,加上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会员有近400人,骨干进步力量就达学生总数的1/4,这在沪上其他学校是很少见的。
图片
穆汉祥烈士(1924-1949) 
黎明前的黑暗中,交大师生就积极参与“战上海”。4月30日,电信管理系四年级学生、已调任中共徐汇分区委委员的穆汉祥,在交大门口的一家面馆用餐时,被特务盯上而被捕。5月2日,化学系四年级学生、学生自治会的主要负责人、“新青联”成员史霄雯也在电车上遭遇特务而被捕。
图片
史霄雯烈士(1926-1949)
5月20日,解放前仅一周,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将穆汉祥、史霄雯缚住双手,押到了闸北宋公园(今闸北公园)秘密杀害。临难前,二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29日,即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学生自治会学生在工人指点下到普善山庄寻找烈士遗体,经过反复辨认,终于在遗体衣袋里一条领带中找到一张小纸,上面写着史霄雯的名字;另外,从衣着与牙齿的特征上辨出穆汉祥烈士的遗体。
图片
1950年5月7日,上海市长陈毅复函交大同意给史穆烈士纪念碑题词。
值得一提的是,陈毅市长专门为坐落校园至今的穆汉祥、史霄雯二烈士墓碑题词——“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