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夜谭|大学生找人替跑被通报,体育课本不该“划水”

图片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呼吁学生诚信跑步。
5月17日,南开大学体育部发布通知称,接到同学反映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代跑信息。该行为已经严重扰乱了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秩序,影响特色马拉松项目的顺利进行。体育部高度重视并向公安部门做了汇报寻求帮助。
图片
公开报道显示,南开大学从2023级开始开设马拉松特色学期,学校开设马拉松选修课,鼓励学生在身体条件允许和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积极参加马拉松比赛,能够完赛的学生可申请获得1个E类课学分。
稍早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通报了27名学生作弊情况。通报称,课外锻炼是体育课与体育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同学们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锻炼,若再出现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图片
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外,微信公号“绍兴文理体联”、“沈阳药科大学体育美育部”都曾发布对于跑步作弊同学的处理通报。“绍兴文理体联”称发现部分同学采用违规手段进行跑步,经后台核准确定5名同学存在作弊行为,根据《大学体育》教学大纲相关规定取消作弊同学本学期《大学体育》课程考试资格
高校开展校园跑步打卡、特色马拉松等课外锻炼项目,初衷当然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但大学体育课长期都被看作是一个可以随便应付、不那么“严肃”的课程,在教育质量、成绩等各方面的考核上,都未受到足够重视。于是,学生甚至教师,对于体育课都可能形成一种“低预期”。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未能养成必要的体育锻炼习惯,导致体质状况不佳,与考核不严亦有关系。因此,大学不仅要开设好体育课,更要重视体育课质量的评估,把规矩真正立起来。
特别是当前各类跑步app外挂软件很多,更增加了作弊的可能,学校方面及时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加以有效预防,也是维护好体育课秩序,向学生传递正确预期的应有之义。像南开大学开设的马拉松选修课,本身并不适合所有人,若缺乏长期的训练坚持很难拿到学分,因此更有必要严格考核,防止一些人误认为这堂课容易“混”就报名。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体育课不是可以随便划水、刷数据就能过关,可能才会从根本上增加参与体育锻炼的外在动力。
同时,高校不妨转变思路,与其在升级系统、防止作弊上“严防死守”,不如给学生提供更多运动场地和器材,让他们充分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从内容项目到教学、考核方式等都尽量多元化、人性化一些,以增加对学生的内在吸引力,还需要学校结合学生的意愿和反馈,多些探索和耐心,真正形成双向奔赴。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澎湃评论、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编:孙于晨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