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南京不给日本车上牌”,南京高淳警方公布5起典型案例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高淳警方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切实维护了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5月22日,南京高淳警方公布了近期发生的5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杨某某编造“煤气爆炸”网络谣言案
近期,杨某某为博取关注,在网络上发布关于高淳某地火灾的短视频,散布“煤气爆炸”的不实谣言,造成不良影响。经公安机关依法调查,杨某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对杨某某进行行政处罚。
案例二
孙某某编造“女主播患有梅毒”网络谣言案
近期,孙某某为博取关注,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高淳“女主播患有梅毒”的虚假不实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询问,孙某某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行政处罚。
案例三
孙某某、密某某网上辱骂他人案
近期,孙某某和密某某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相互辱骂,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询问,吴某某、朱某某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行政处罚。
案例四
江某网上辱骂他人案
近期,江某为发泄怨气,通过微信多次发送侮辱信息对他人进行辱骂,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经公安机关调查询问,江某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行政处罚。
案例五
何某某等人传播“南京不给日本车上牌、加油”网络谣言案
近期,何某某等5人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传播“南京不给日本车上牌、加油”的虚假不实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询问,该5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均已依法行政处罚。
网谣网暴信息表现形式
1、搭蹭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形势、重大灾难事故及其他社会热点,发布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煽动对立、制造矛盾、断章取义、抹黑攻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扰乱社会秩序、干扰经济发展的行为。
2、网络名称仿冒、假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编造虚拟、虚假个人身份、炮制虚假信息、坑蒙拐骗、混淆视听的“假大空”行为。
3、以博眼球、赚流量为目的,造谣诽谤、攻击他人、侵犯个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4、欺骗、利用网民的同情心,以“卖惨”“哭穷”“卖丑”“恶搞”“虐待”等形式,骗取打赏、点赞、捐赠、流量变现等行为。
5、其他涉嫌编造网络造谣、网络暴力的违法犯罪行为。
警方提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应遵守法律法规,自觉规范网上言行,不做“网暴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利用网络侮辱他人。否则,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