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千多岁的“漆艺”,开出当代艺术的花

图片
上海的漆画艺术和中国漆画艺术一样,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但也必须看到,与国、油、版等其他独立画种相比,当代漆画在大众心目中的普及度、认可度还有很大的向上空间。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极大扩展了具有8000多年历史的“漆艺”的外延,诸多漆画艺术家在此过程中付诸了不懈而卓有成效的努力,孟祥勇即是其中的一位。近日亮相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的“雾白”展,汇聚艺术家孟祥勇近年来以漆画作为主要创作形式的作品22组(件),让人们看到他的艺术探索。
图片
如果仅仅观看孟祥勇的作品,很难将他的作品与“漆画”联系起来:在面貌上,它们与当代艺术大类中的观念艺术、材料艺术更为接近。近十年来,孟祥勇的作品已抽离掉人们对漆画艺术常规认知的“具象”“构图”,转而对作品本身“气息表现”“效果尝试”有了更多的讲究。甚至传统漆画中的诸多典型材料也被孟祥勇替换为纸、木、布、墨等更为“环保”且常见的材料。这种更替是领略了传统漆艺和当代艺术中“现成材料”创作精髓之后的结果,使它们既开出了当代艺术的花,又牢牢扎根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漆艺范畴中。
图片
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有一种匠心,这种匠心在于艺术家似乎想调和漆的传统文化属性与漆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材质之间的矛盾。他想创作出一种具有传统文化之精神感觉的当代漆艺。这构成了这批作品的“内涵”。就其艺术形态而言,这批作品 是具有表现性的当代抽象艺术,但漆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材质,完全放弃这种文化属性似乎是不对的。孟祥勇想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以漆为主的综合材料,创作出具有古代文化精神感觉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的质感与精神感觉往往采用古代文化遗迹,如古代壁画、寺庙、石窟、青铜器、岩画、帛画等等,这种感觉朦胧而悠长,这是艺术家十余年来漆画创作一贯坚持的风格。在业内看来,其中或许包含着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与综合材料艺术的某种契机。
图片
本次展览作品也摒弃了对“题材”的选择,作品画面在偏抽象的状态中,呈现出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极具表现性的朦胧美学状态——这也是展览名“雾白”的来源。孟祥勇的作品是以当代艺术的面貌,呈现着中国东方美学的丝路。当然,作为漆画艺术之根本材料的大漆,是始终贯穿于孟祥勇作品之中的,但在孟祥勇看来,将大漆材料掩藏于作品效果之后,而非突出“大漆”的材料本身,将大漆的艺术效果予以呈现而非将大漆作为“亮点”,正是对“漆画”边界的再次突破。
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始终致力于探寻并实现更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语言与人文情感在这里绽放,此次向漆画倾斜资源、举办较具规模的漆画展,也是为上海漆画发展付出努力。馆方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优秀的策展人与艺术家,为观众带来更多丰富多样的艺术展览。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中国当代漆艺术中心、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联合主办,顾耀峰策展,将持续展出至6月23日。
图片
  作者:范昕
文:范昕图:展览现场编辑:王彦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