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春季鸟类观测结果出炉 长江入海口新添8种鸟类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郭小川 朱亚运)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位于长江入海口湿地的启东日前亮出新鲜出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单”。显示在春季调查中,较上一轮调查新增白眉鸭、灰尾漂鹬等8种鸟类,同时记录到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物种,表明随着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持续改善,这里正成为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图片
戴菊
图片
绿头鸭
启东地处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之地,是南北气候交错区和海陆生态交错区,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据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近期完成的启东市生物多样性春季调查显示,本次观测包括鸟类、哺乳动物、维管植物三大生物类群。其中鸟类观测相较于上一轮,新增了白眉鸭、灰尾漂鹬、红腹滨鹬、尖尾滨鹬、弯嘴滨鹬、金腰燕、戴菊、红喉鹨等8种鸟类。同时记录到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物种,其中包括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以及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腰杓鹬、大杓鹬、翻石鹬、大滨鹬、阔嘴鹬。
图片
黑腹滨鹬
图片
大滨鹬
图片
翘嘴鹬
新增鸟类中,戴菊是在一处灌木中被发现的。戴菊,头顶一簇黄色的羽冠,激动时可以展开竖起,就像在头上戴了一朵小菊花,故名戴菊。戴菊是一种北方鸟类,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山区。在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戴菊只在寒冷的冬季才会来此越冬,而在春意盎然的沿海灌丛中被发现非常难能可贵。
“有些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非常挑剔,能来到启东停歇中转,证明了启东长江入海口生态系统比较好。”调查团队负责人程攻说,启东地处三水交汇处,水生生物种类繁多,且洋流作用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据了解, 2018-2019年,启东市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试点地区,共调查记录全市物种1369种。目前已刷新至1470种,新增遗鸥、黑翅鸢、鸳鸯等珍稀濒危物种。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