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郭屯镇黄庄村: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从班子软弱瘫痪到五星级党支部、从村庄道路崎岖不平、脏乱差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从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到年收入50万以上、从脱贫户收入不足3000元到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郭屯镇黄庄村950多名村民在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村庄发展和村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乡村振兴发展步入“快车道”。
强化党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力。2019年9月,黄庄村共有23名党员,但绝大多数已年老体弱,甚至70岁以上党员几乎占到一半。“三会一课”根本不能正常开展,党支部战斗力软弱瘫痪。通过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党员灯塔在线学习、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等,不断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同时,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不断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先后发展刘蒙蒙等三名党员。去年又发展一名预备党员和2名入党积极分子,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出行和生活居住条件。黄庄村共有950多人,村内有4条主要道路,2019年9月份,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汤学营刚上任时,道路狭窄,只有2米多宽,而且破烂不堪,崎岖不平。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争取上级衔接资金、村集体资金和村民爱心捐赠,对村内道路进行重新修建,由原来的2米多宽扩建到6米宽。同时,修建了下水道,道路两侧全部栽植苗木,进行绿化和美化,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街道两侧和所有胡同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其中,修建长700米宽5米、长600米宽4米的道路各一条,栽植苗木1400棵,安装太阳能路灯240盏,共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
脱贫群众过上幸福生活。2019年9月份新一届村党支部成立时,正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候。为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新一届村党支部对全村11个贫困户逐一走访、逐一分析,制定脱贫计划,确保脱贫政策全享受。“真扶贫、扶真贫”,以实际行动赢得贫困户的一致称赞。黄庄村原建档立卡脱贫户冯立红,一家三口人,其妻子葛书患先天性智力残疾,经医院鉴定为智力残疾二级。在郭屯镇中学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冯广明学习不错,但家境贫寒。为尽快让冯立红摆脱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汤学营一方面鼓励冯立红一家人要振作起来,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第一时间通过召开支部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在一致通过的情况下,将冯立红纳入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同时,为考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冯广明申请了雨露计划。而且,每逢春节、中秋节,汤学营带领支部一班人还为冯立红送去米油面等慰问品,冯立红一家对生活充满信心。
带头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活动”,推动活动开展。去年7月份,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在全镇范围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活动,支部书记汤学营积极响应镇党委号召,在全体党员会上,带头捐款2000元,在汤学营率先垂范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在外经济能人、离退休干部职工纷纷捐款,共计捐款13.1万元。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支部看支部书记。“不仅我为村集体捐赠2000元,为让孩子们不忘家乡,上高中和小学的儿子也分别捐赠600元、200元!”在聊城经营电焊、塑钢门窗生意的村民刘玉冰激动地说。通过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促进了村碑牌坊、村服务室、绿化、美化等六个提升。
大胆改革创新,促使村集体增收。新一届村党支部于2021年创办了阳谷县荣旺粮蔬农民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经营小麦、玉米种植及坑塘养殖,今年村集体增收达到50万元以上,改变了2016年9月起村集体欠账的被动局面。克服种种困难,流转土地300亩,实现小田变大田,实现“集采”。合作社购买北京福田大型联合收割机和红旗-95旋耕犁、旋耕机和打草机、铲车各一台,总价值15万余元,雇佣无人机喷药,种子、化肥、农药实行集采,因为质优价廉,带动村民参与,给村民节省农业生产资料4万余元。村集体自主经营的300多亩玉米今年喜获丰收,小麦亩产1100多斤,玉米亩产更是达到1300多斤,不仅村集体实现大幅增收,村民流转土地每亩能增收500元。
利用“三资”清理,收回30亩坑塘,促进村集体增收。黄庄村村东地势低洼,少数村民私自在低洼处种上蔬菜或农作物。结合农村“三资”清理,为提升村民法治意识,黄庄村先后10多次召开支部会、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多次宣传党的“三资”清理管理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晓之以法”,期间,村党支部书记汤学营、驻村干部李述洲、驻村律师等通过耐心细致地讲解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终于将村东涝洼地收回。“一次性投资,多年受益!”村党支部书记汤学营说。村里缺乏资金,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汤学营通过贷款,自筹资金20余万元进行深挖,常年对外承包。在黄庄村村东可看到,5个坑塘33亩水面,青鱼、鲤鱼、草鱼、白莲不时跳出水面,据从河南聘请来的负责养殖管理技术的师傅介绍,草鱼、白莲、青鱼一年能长到4斤左右。为实现绿色生态发展,2021年植树节,汤学营还在坑塘周边栽植小白杨600多棵,预计2027年成才,仅此一项村集体增收11万余元。
(通讯员 王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