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取经”上海,云南还要补哪些课?

  5月21日至5月22日,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考察学习。在沪的2天时间里,代表团先后深入多个考察点,一路看一路听、一路学一路议,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入推动对口协作。
  二十多年来,云南省与上海市在结对帮扶中结下了深厚情谊,两地对口协作达到新高度。记者注意到,就在一个月前,上海市代表团刚到我省迪庆、丽江、大理等州市考察交流。
  沪滇情越走越亲,协作路子也越走越宽。此次云南代表团赴上海市考察学习,不仅要看上海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实践与新探索,还要在深化情谊中共谋发展,进一步推动沪滇对口协作迈上新台阶。
那么
云南要向上海学什么?
固强补弱又该聚焦哪些领域?
我们从这4个关键词
一起来看看
↓↓↓
关键词:城市规划
  作为此行第一站,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让代表团一来就留下了不一样的上海印象。从一段段历史对比中看到变迁、从一个个城市肌理模型中看到发展、从一幅幅城市规划图中看到未来……一个更富人文魅力、更有城市温度的“人民之城”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
图片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上海一以贯之的建设根本。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内,代表团看到了上海勾勒出的“上海2035”总规美好蓝图和高质量发展信心。云南向上海“取经”城市建设,不仅要学其“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还要学其“软硬兼具”的城市韧性,更要学其高效发展的“国际范儿”。
  其实,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风格。云南也不能做上海的“翻版”,而是要找到符合云南实际和发展的路径,不断夯实城市建设基底。“春城之都”“绿美家园”这些凝结了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词汇是云南“人民”与“城市”的深刻联结与体现。对于云南来说,上海城市规划的启发意义深远: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就要打造宜居、生态、智慧的城市性格,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云南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但必须注意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创新,在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于是,当新质生产力澎湃而起,上海仍以排头兵的姿态、先行者的担当站在了这个“新风口”。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上海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亮点纷呈,上海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图景更呼之欲出。
图片
美团展厅
  代表团在考察中看到,美团以“零售+科技”持续推动服务零售和商品零售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数字化升级,携程成功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辐射全球的一站式生态网络,一系列自动化码头创新技术的加持让上海振华重工的国际品牌叫得更响,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加速引领上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图片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基地
  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沿领域和未来产业加速落子布局,进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上海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实践经验给云南以启迪:立足资源禀赋,云南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供给能力,闯出新型工业化新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
  环境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村舍错落有致、枕水而居,产业自成规模、繁荣兴盛,这是代表团走进合兴村的初体验。“水成系、林成网、宅成景”的合兴村将山水家园的图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愿景巧妙融合,成为了上海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一个生动缩影。
图片
合兴村
  而在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区20.66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内,高品质蔬菜在国际先进农业设施装备创造出来的理想“气候”里优质生长。绿色生态可循环农业的“雏形”和现代智慧农业的“样板”在这里得到见证。
图片
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
  上海当之无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跑者”。而山海之外的云南也能从其中得到启示:乡村振兴既要“面子”,也要“里子”。云南不仅要用好山水资源,扮靓美丽乡村,还要基于一方水土做好产业文章,依靠科技赋能,抓实乡村产业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的系统转变,以产业聚人气、以产业促增收,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关键词:沪滇协作
  沪滇协作28年,上海市与云南省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日益紧密、友谊日益加深。云南的沿边开放优势与上海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相结合,在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深化沪滇协作和开放协同,谱写了新时代沪滇协作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携程
  此次考察行程中的美团、携程两家企业均深耕云南,持续助推云南文旅产业升级、业态创新;上海振华重工不仅助力云南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还采取“大国工匠”师徒带教培养云南籍技工。
  显然,两地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行之有效。这些沪滇协作的生动缩影再次提醒云南:从单方面帮扶,到双向赋能发展,云南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文旅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诸多禀赋,借助上海的企业、研发、市场等优势,强化合作共赢、强化利益联结,共同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一次次诚心的考察学习
一场场亲密的互动交流
一步步坚定的携手前行
……
翻开上海与云南协同互补
合作发展的故事篇章
既有志同道合的相向而行
又有山海奔赴的优势融合互补
此次再访上海
对云南而言是一次再启迪、再出发
云南将认真总结先进经验
以追赶者、奋斗者的姿态主动作为
强化学习成果运用
继续与上海携手共进
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
  撰文:李熙临 龙彦
  摄影:雷桐苏
  海报设计:鲍子仟
  编辑:马正麟 李星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