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层住了10年,我搬到了人人嫌弃的4层,居住差距真大

相信很多人在买房时,都听销售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既然选择了高层住宅,就一定要往高了买。否则,就没必要买高层住宅。
图片
像我第一次买房时,就听了销售的建议选择了26层。不过在住了近10年之后,我又搬到了人人嫌弃的4层。
本期就来聊聊26层和4层的居住感受,不得不说,两者的居住体验差距真的超大。
一、为什么当初选择26层?
我所在的住宅一共有33层,26层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楼层了。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销售把高层吹的天花乱坠,具体如下。
图片
①采光通风好
销售说:楼层越高,采光通风环境就越好。
不可否认,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因为楼层越高,遮挡物就越少,所以家里的采光通风环境,就自然更好。
图片
可入住后,我才知道这只针对边户,像我买的中间户,由于不是南北通透户型,所以通风环境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夏天光开窗就能感受到凉嗖嗖的风了,至于采光,北面光线还是不够充足。
图片
②视野更开阔
销售说:楼层越高,视野表现就越开阔。
说实话,这是唯一让我比较满意的一点。不过这也得益于我买的房子,刚好处于小区边角处,所以在没有遮挡物的情况下,视野表现自然不会差。
图片
③噪音比较小
销售说:高层一般没有什么噪音。
对于长期在家办公的我来说,的确很需要一个安静的居住空间。起初我也认为销售说的很有道理,所以在装修更换窗户时,就没有特别注重隔音问题了。
图片
可入住后,我才发现自己被销售误导了。由于房间位于小区边角处,且周边没有多少遮挡物,噪音反而更容易穿透到家里。
图片
④夏天没有蚊虫
销售说:住在高层,连纱窗都不用安装。
夏天蚊虫确实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尤其在家里有孩子的情况下,无论是蚊香还是蚊香液,感觉都对人体有害。
图片
可入住后,我才发现自己又被销售误导了。因为蚊子一次垂直飞行的高度虽然只有10米,但它可以休息后还可以继续往上飞。
图片
除此之外,夏天不仅仅有蚊子,还会有其它昆虫。所以就算住在26层,晚上家里的灯光一开,还是会有很多蚊虫进来。
图片
二、为什么要搬走?
如果说第一次买26层,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被销售误导了,那么二次换房的原因,就是真的受够了。
图片
①上下楼太痛苦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住高层的人都深有感受。尤其是早中晚三个高峰期,等电梯真的太痛苦了,几乎每层都要停一下,出趟门少说也要个10来分钟。
图片
此外,在电梯维护保养期间,以及偶尔停电的时候,整幢楼100多户要么挤一个电梯,要么就自己爬楼梯,那叫一个难受。
②水压忽高忽低
现在小区基本上都是二次供水,也就是通过增压泵满足高层用水需求。
虽说一般情况下,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在晚上用水高峰期时,楼层越高自来水就越容易出现忽大忽小的情况,非常让人糟心。
图片
三、住在4层有哪些优势?
虽然搬到4层还不到一年,但却可以明显感受到两者的居住差距,并且低楼层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差,具体优势如下。
图片
①房价更便宜
在很多人看来,4层都是一个寓意不太好的楼层,但也恰恰因为这样,房价要比其它楼层便宜很多。
所以,对刚需家庭以及资金紧张的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图片
②通行很方便
相较于一层和二层,4层看似是一个很尴尬的楼层,其实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却也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日常通行。
图片
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手上没有重物,且电梯处于20多层的情况下,我更愿意爬楼梯回家。可能刚开始会有一点累,但几天爬下来就适应了。
图片
③噪音变小了
住在高层之所以会有噪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周边比较空旷,导致噪音更容易穿透到家里。住在低楼层,只要不临街,再加上四周的树木绿植和建筑物遮挡,噪音反而比高层小了很多。
图片
此外,在装修换窗户时,也一定要考虑到隔音问题。比如双层中空玻璃结构的窗户,就有着很不错的隔音效果。
图片
④通风采光能接受
前面说到,影响室内通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户型结构,所以就刻意选择了南北通透的边户,虽说面积大了房价就高了,但由于4层本身就便宜,经济压力完全可以接受。
图片
至于采光和视野感,这应该算是低楼层的“通病”了。不过相较于中间户,边户会好很多,基本上没有暗室,且窗景很不错。
图片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
其实买房本身就要从各方面考虑,无论是高层还是低楼层,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过若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低楼层显然更加适合刚需家庭。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