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辉回归首秀 高鑫零售巨亏16亿迎史上最差年报

图片
观点网 由盈转亏、频繁闭店、阿里出售传闻、启用离开7年的沈辉……近段时间以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期。
阴霾笼罩下,这个曾经的“连锁超市大王”迎来了史上最差财报。
5月21日,高鑫零售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期内,该公司实现收入725.67亿元,同比减少13.3%;年内亏损16.68亿元,同比降幅高达2238.5%;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05亿元,降幅为1572.5%。
次日早间,高鑫零售召开业绩发布会及投资者会,刚刚走马上任的CEO沈辉,在会上真诚致歉。
“2024财年确实碰到困难,所以我在这里也代表高鑫零售表示歉意”,有参会投资者转述沈辉话语表示。
但他亦提到,高鑫零售正走在快速回归的路上,有信心实现扭亏为盈。
由盈转亏
过去那些年,背靠阿里巴巴的高鑫零售,一度成为传统商超当中跑得最快的那一家。但近两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与电商低价冲击之下,高鑫零售显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财报显示,2024年,高鑫零售实现收入725.67亿元,较2023年的836.62亿元下降13.3%。
业绩会上,该公司首席财务官万伊文强调,供应链业务的收缩以及关店,对总收入的影响大概在70亿元左右,去除这部分影响,公司的收入变动为-4.9%。
实际上,作为大卖场运营商,高鑫零售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货品、会员费以及租户的租金收入。
其中,2024年财年,该公司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694.31亿元,占总收入的95.69%,这一数值亦较去年同期减少111.04亿元。
“销售货品的收入主要源自线下实体卖场及在线销售管道”,业绩会上,该公司管理层表示,从全年来看,公司的在线业绩呈现低单位数的增长,线下业绩虽客流回暖,但客单下滑导致整体线下的营收出现高单位数的下滑。
两相综合之下,高鑫零售2024年销售货品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3.8%。
除销售货品外,该公司于期内录得会员费收入0.16亿元,租金收入31.20亿元。
对比2023年同期,该公司的租金收入基本持平,不过万伊文介绍称,2024财年,公司在租户结构上持续进行优化,空铺率是在3%至4%之间。
具体到盈利指标方面,报告期内,该公司的毛利从205.81亿元减少至179.58亿元,降幅为12.7%,毛利率则增长0.1个百分点至24.7%。
“毛利减少主要来自线下业务的下降以及供应链业务的收缩,包括上半财年公司在价格跟营销资源上投入了更多。”该公司管理层表示,未来高鑫零售会更聚焦在以价格策略为主导的销售增长,从而带来毛利额的增长。
此外,2024财年,高鑫零售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05亿元,较2023年的1.09亿元溢利减少17.14亿元,降幅为1572.5%。
商业客查阅发现,2022年,高鑫零售录得净亏损为7.39亿元,这是其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而后的2023年,这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同期净利润增长114.75%至1.09亿元,但2024年财年高鑫零售并未保持盈利态势,再度录得亏损。
面对由盈转亏的局面,沈辉并未表露太多的担忧,在业绩会上,他强调:“今年四五月份整体经营实现了较快的回归,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会扭亏为盈,接下来应该会有不错的利润表现。”
但被问及具体的业绩指引,他则提到,高鑫零售还在回归的路上,调整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具体的指标没办法明确,还需要一点时间。
业务调整
业绩迷雾之下,近段时间,高鑫零售还深陷阿里出售传闻以及频繁闭店的危机当中。
前不久有市场消息称,2023年1月以来,湖南、江苏、湖北、四川等多个省份的大润发宣布闭店,原因主要为租约到期和经营调整等。
从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高鑫零售共计关闭20家大卖场。其中,四家位于华东的门店将被改造成会员店,两家目前已经实现开业,剩余两家尚未开业。
其余16家大卖场则正式关闭门店,三家位于华东,两家位于华北,四家位于东北,一家位于华南,四家位于华中以及两家位于华西。
截至2024年3月31日,该公司旗下共有472家大卖场、32家中型超市以及三家M会员店。大卖场及中型超市总建筑面积约为1338万平方米;M会员店建筑面积约为13.36万平方米,为自有物业。
关于大量门店关闭这一事项,沈辉在会上强调,关店实际上是动态的决策过程。
“我们无论是开店还是闭店,或者是调整在线、线下比例,都是为了从公司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他表示,所有的决定和行动,都是为了让公司更加健康地往前走。
商业客亦了解到,过去一年,高鑫零售虽有部分门店关闭,但同时也在拓展新店,调整其经营策略,最明显的是,近几年该公司不断加码“中润发”(大润发Super)及“M会员店”。
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共计新开6家大卖场,14家中型超市及3家M会员店。新开大卖场及中型超市中有五家位于华东,三家位于华北,三家位于东北,五家位于华南,两家位于华中以及两家位于华西。
该公司管理层表示,中型超市当中,部分老的门店已经实现盈利,但是有些新的门店还需要去打磨。
“我们现在设立了新的委员会重新关注和打磨我们的中超模型,一旦这个模型成立,我们会比较灵活、快速地发展”,沈辉表示,4月份,中超店铺的现金流已经为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
至于会员店,他则认为,高鑫零售在这方面还是个小学生,后续在会员店业务方面,还需不断打磨。
“会员店业务,我们是一个后来者”,沈辉强调,“但从产品端和服务端来看,我们完全有信心,会员店会成为我们第二增长曲线之一。”
针对未来的投资计划,高鑫零售表示,今年预计会投入12亿左右进行业务投拓,这12亿元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大中型超市的开店和会员店的拓展;另一部分是门店设备的更新投资。
其中,大中型商超方面,该公司计划在全国各个区域进行布局,不仅仅局限在华东;而会员店方面,基本上在华东的二三线城市发展,今年预计还会在无锡、常熟和嘉兴等城市开出四家门店。
线下业务方面,高鑫零售正不断借力中型超市、会员店等实现业绩回流,除此之外,该公司亦积极拓展在线业务。
“比较欣喜的是我们在渠道方面已经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所以线上业务的客单还在往上走,客单上升意味着我们的盈利能力又加强了。”沈辉表示,这也是高鑫未来的一个增长空间。
同时,高鑫零售管理层提到,接下来,该公司还将推出跨境购等业务。
一个小时的会议,有关业绩指引、门店拓展及业务调整等话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有参会投资者透露,高鑫零售与阿里巴巴的关系,已成为市场探讨的重心。
就在今年3月初,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集团已与多名金融投资者进行谈判,正寻求出售旗下大润发、银泰、盒马鲜生等资产,以便于剥离处于亏损中的非核心部门,将公司发展重点转向电子商务“核心盈利部分”。
对此,该公司管理层在投资者会上强调,公司与阿里巴巴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顺畅的,在阿里巴巴的所有资源当中,如果高鑫零售有需要,阿里都会全力支持。
“另外,高鑫零售也是市场化的、独立的,如果市场上有好的合作伙伴,高鑫零售也完全可以合作,所以我们跟阿里的关系,是非常开放的,独立自主的同时又非常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