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龙湖出现的土拨鼠从何而来?|封面科考队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车家竹
5月18日以来,多位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布成都青龙湖遇见土拨鼠的帖子,画面中的土拨鼠用经典的站立造型嘴衔草种,上肢垂在胸口。
在相关消息下,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晒出在青龙湖遇到的土拨鼠照片,感叹生态环境变好。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担忧,“这土拨鼠看起来在青龙湖就没有天敌,以后会不会泛滥成灾?”“看起来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好像旱獭,会不会因此引发鼠疫?”这位“外来之客”引来众多讨论。
图片
网友分享的青龙湖土拨鼠照片(源自网络)
5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就青龙湖出现土拨鼠一事咨询了相关工作人员与专家。
青龙湖的土拨鼠或是宠物弃养
“5月20日下午,就有接到土拨鼠在青龙湖出现的相关消息,根据网络照片推测,可能是喜马拉雅旱獭,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土拨鼠’。”成都市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森林资源管理科工作人员说道,证实了土拨鼠的确出现在青龙湖。
那么,这些土拨鼠从何而来?工作人员初步判断是个别市民非法放生或宠物弃养。相关专业人员已经到现场调查疑似“土拨鼠”活动轨迹、分布区域及数量,共同研究相关的处置方案。截至发稿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后期也会持续关注。
而一位相关领域专家则告诉记者,如果仅是一两只喜马拉雅旱獭意外来到青龙湖公园,一般不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影响,“把它们抓起来救护就行。”
此外,这位专家表示,喜马拉雅旱獭在四川多生活于川西高原的草原上。它们常常会在草地上打洞,当牛、马的腿陷入洞中,就可能会骨折,因此部分地区会调控它们的数量。
不应接触野生的土拨鼠
喜马拉雅旱獭在草原上时有出没,呆萌可爱的外表吸引不少游人上前拍照,那么它们可以私人饲养吗?专家表示,喜马拉雅旱獭不属于保护动物,饲养不违法。但已有多位专家表示应警惕对待土拨鼠。
据江苏新闻报道,疾控专家表示目前在售的土拨鼠主要为人工繁殖,一般不太可能传播鼠疫病毒,但要提防野生土拨鼠。而网上一些号称进口的土拨鼠,因为尚不清楚来源,购买仍需小心。此外,被土拨鼠咬伤后,存在细菌感染风险,免疫力低下人群,不排除有病情加重可能。
野生的喜马拉雅旱獭还是鼠疫重要宿主。据川观新闻报道,目前我国有11个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在四川有所分布的鼠疫宿主(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主要是喜马拉雅旱獭和青海松田鼠。
现已查明的鼠疫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他染疫动物;另一种则为“人—人”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而喜马拉雅旱獭本身携带有寄生跳蚤,且自身和栖息处也会携带鼠疫。无论是与其洞穴、尸体还是皮毛接触,都有可能被跳蚤叮咬;而食用其肉,则有可能直接感染鼠疫——一般而言,旱獭血液中的鼠疫病菌很难简单加热杀灭。
因此,在野外应不接触喜马拉雅旱獭或者其洞穴,不参与投食、喂食,也不捡拾或者食用其尸体,以避免被它们传染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