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教师队伍建设赋能,长沙市芙蓉区举办阶段性成果展示会

图片
5月21日,长沙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阶段性成果展示会暨2024年市智能教育孵化工作坊研修活动在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举行。活动由市教育局主办,长沙教育学院、芙蓉区教育局承办,区教师进修学校、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协办。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处长李峰,长沙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智明,长沙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志彬,长沙教育学院资源部主任曾召文,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率,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胡宇,区教育科研中心主任、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陈婕等出席活动。2024年市智能教育孵化工作坊学员、市未来学校信息技术负责人、区中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研主任、区首届“智慧课堂”胜任力提升班学员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体验观摩阶段,大家智能签到,扫描领取电子资料,观摩全区教师数字画像和一中双语实验学校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大屏展示。
成果展示阶段,由陈婕主持。周率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芙蓉区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不断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深入交流、共谋发展,共同推动长沙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胡宇作区域试点工作阶段性汇报。作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芙蓉区教育局以协同并进,工程领航,创新迭代,探索出一条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芙蓉路径。育才第三小学校长曾伟文作学校试点工作汇报。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副校长蒋玲丽分享全校智慧课堂建设的思与行。 
孙智明作专业指导。他充分肯定芙蓉区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他提出“四个结合”推进智慧课堂建设: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结合、自用自改与他评促改结合、示范引领与全面推进结合、边用边改与常用常新结合。关于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他认为要做到 “三个高度关注”,高度关注数据采集,高度关注智能交互,高度关注教师素养。
李峰表示,深刻感受到芙蓉区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与不懈努力,更加坚定了长沙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他希望,提高思想认识,凸显技术带来的深刻影响;锚定工作重心,逐步实现信息化到数智化的转变;注重成果提炼,做出成效和特色,为成功从试点区转示范区和长沙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中,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张艺老师展示了初中数学智慧课例《网格中的锐角三角函数》。曾召文在点评中建议,要通过技术解决问题、发挥更大价值,通过数据采集优化教学、力求创新。
芙蓉教育正聚焦数智化转型,赋能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育变革创新,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