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坐上它,超拉风!汉代“敞篷车”长这样

图片
自带遮阳伞,四面无遮挡
这辆马车,来自汉代
在没有汽车、高铁、飞机的古代
坐上它,超拉风!
汉代马车什么样?速度有多快?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2000多年前的“敞篷车”
彩绘木轺(yáo)车
图片
01
汉代“敞篷车”,坐上好拉风!
图片
先来看车身
两边有大车轮
轮上各有16根辐条
令人惊叹的是
出土时,车轮居然还能转动
舆指坐人的车厢
舆两侧凸出的挡板是可以用来依靠的輢(yǐ)
坐上车厢,往輢上一靠
悠哉地坐上我心爱的小马车
图片
车辕与车轴间有两只“伏兔”
用于稳固两者
且能保持车厢稳定的置于车轴上
高速前进时,车身才能安稳
图片
再来看伞盖
16根弯曲的盖弓,撑出圆形盖顶
超大伞面,用来遮阳挡雨
图片
最后再看马和御奴
头部有铜当卢、鑣(biāo)衔
颈上套有轭(è)
(注释:轭,驾车时扼住马防止脱离的器具。)
图片
御奴跽(jì)坐在左侧
双手持着缰绳
图片
这件构造精巧、制作精良的木雕作品
其实是来自汉代的彩绘木轺车
《释名·释车》中解释轺车:
“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
四面无遮挡的车
那不就是现代版的“敞篷车”?
这件彩绘木轺车
真实再现了汉代轺车构造复杂的形制
目前发现的最大汉代木雕作品
也是现存汉代木轺车马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件
为研究汉代的舆服制度和复原汉代的轺车
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历史资料
02
汉代官吏出行用车,伞盖设计有讲究
古代礼仪中,舆服制度是重要内容
用车马舆服来区分社会阶层的高低贵贱
乘坐的马车
马匹多少、车盖颜色和高低等
都有严格规定
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孔子当年入周问礼
乘坐的是两匹马驾的车
享受“士”的待遇
汉代的轺车就是
官吏出行标志等级的车舆
官吏等级的高低决定
所乘坐轺车的大小及车上装饰物的多少
图片
△汉代迎宾、车马出行画像石,现藏于临沂市博物馆。画像石的第四层中有轺车出现。
图片
△左为汉代木轺车,藏于青海省博物馆;右为东汉铜车马,藏于黔西南州博物馆。
这辆彩绘木轺车的顶盖为黑色丝织品
可以判断出
有资格乘坐此车的是
享受六百石至一千石食禄的官吏
图片
03
轺车速度很快,但也有缺点
汉代的轺车
车轮大、车身轻、速度快
是最常用的“公务用车”
驿站就是使用轺车,专供使者乘坐
也被称为“轺传”“传车”
《汉书》中,曾记载:
西汉王室昌邑王乘传车赶奔长安
日中时(正午一点)起程
到了晡时(下午三四点)
已经“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
换算后可得知
昌邑王的车速在每小时15公里以上
这在古代,可谓高速!
难怪跟班们策马狂追,坐骑累倒一片
轺车虽然速度快
但并没有减震装置
快速奔跑时,颠簸不堪
因此,到了南北朝时期
轺车更多地成为
达官贵人炫耀显赫门第的工具
而非方便出行的马车
从前车马很慢
而今千里一日还
透过它的精巧造型
感受古人历久弥新的千年智慧
图片
图片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王丹妮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左中明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甘肃博物馆 总台甘肃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