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只是过客,娃却是一辈子” 杭州宝妈记录与儿子养蚕的60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梁亮
图片
施女士发布在朋友圈的文章截图。
“今天早上,我的蚕宝宝终于破茧成蝶,养蚕的日子至此告一段落,共计约60天。”5月22日,杭州的施女士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记录了自己与9岁的儿子一同养蚕的60天。
经历蚕宝宝一步一步的成长过程,她忍不住感慨:“可能会令每一位妈妈回想起自己刚刚开始成为母亲的那一段日子。”
共同养蚕,母子俩都乐在其中
大约两个月前,3月25日,施女士的儿子带着学校老师分发的蚕卵回到家。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养蚕宝宝是他科学课的“规定动作”。不仅要养,更要记录蚕宝宝的成长全过程,写下观察日记。
“他照顾自己都费劲,我当然要和他一起完成了。”为了帮助儿子完成这项作业,原本就喜欢小动物的施女士当下就决定施予援手,跟儿子一同养蚕。
图片
施女士拍下的“独家”照片,一只蚕宝宝正在破壳。受访者供图
第一步就是等待蚕宝宝破壳而出。“大概过了3、4天,第一批蚕宝宝就破壳了。”施女士赶紧把蚕宝宝们挪进铺好桑叶的纸板箱,放学回来的儿子得知消息也十分兴奋,趴在纸板箱边看了许久。看着儿子目不转睛盯着第一批破壳的蚕宝宝们的样子,施女士笑言很能理解儿子的心情:“毕竟是‘头胎’,金贵。”
从此,母子俩心上都多了一件事,时不时就要去看看蚕宝宝的状态。“4月1日那天我休息,来观察蚕宝宝的情况,刚好拍到了一只蚕宝宝从白色芝麻大小的卵壳中扭动出来。”施女士说,她拍下的这张照片在家长群中算是“独家”,因为其他家长都只拍到了破壳后的情况。
图片
施女士的儿子正在照顾蚕宝宝。受访者供图
给蚕宝宝换叶子、清理粪便都不是轻松的事,施女士一开始不敢交给儿子完成,而孩子也不太敢碰蚕宝宝。“幼蚕太脆弱了,等它们长成二龄蚕之后,我才开始鼓励儿子摸摸蚕宝宝,后来他也可以给它们换叶子了。”看着儿子的进步,施女士挺欣慰的。
虽然一开始是为了帮助儿子完成作业,但是施女士也乐在其中。她喜欢在晚上去听蚕宝宝啃食桑叶的声音,因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里只剩沙沙的声响,特别治愈”。
图片
蚕宝宝们。受访者供图
宝妈感叹,养蚕与育儿也相通
在养蚕的过程中,施女士不仅跟儿子多了许多亲子互动的时间,还有了更多关于育儿的感悟。她说:“很多个瞬间,我都会联想到我跟孩子的相处。”
图片
施女士和儿子。受访者供图
当蚕开始吐丝,施女士准备按照时下流行的方式,让它们爬扇骨,制作扇子。她抓来一只蚕放在了买好的扇骨上,期待着第二天收获一把蚕丝扇子。但是当第二天去看的时候,施女士大失所望。
图片
“越狱”的蚕宝宝。受访者供图
“它竟然越狱了,从扇骨上爬下来,在下面的纸盒子里找了个舒服的地方。”施女士说,想起前段日子只会“沙沙”吃桑叶的蚕宝宝们,她只能无奈感叹“果然孩子大了不由娘”,就像家长不管给孩子安排了什么,都不能指望孩子会按照家长的安排走。
进入小学三年级,施女士明显感觉到自己跟儿子的分歧多了。有时候儿子想玩会儿游戏,但她却希望儿子能多花些时间在学习上。怎么办?施女士的经验是“只能多唠叨几次,他慢慢就听进去了。”所以她把蚕多放在扇骨上几次后,蚕丝也终于布满了扇骨。
图片
扇骨上布满蚕丝。受访者供图
有几次,等孩子睡下后,施女士会自己去默默看蚕吐丝看到半夜。“吐丝之后就是结茧、破茧,养蚕这件事情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个过程很像孩子长大的过程,看着很慢,却又很快,感觉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施女士回想起当初儿子拿回家装着蚕卵的塑料盒,甚至比粉饼盒还要小一些,她也没有想到那里最终会爬出95条蚕宝宝来。
5月22日,蚕破茧而出,施女士与儿子约60天的养蚕之旅终于画上了句号。她拍了张照片发了条朋友圈,配文是“走完全程,圆满了”。但施女士知道,养娃路上想要“圆满”就没这么简单了,她说“蚕宝宝只是过客,娃却是一辈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