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当善意跨越时光传来回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梦月 詹丽华 王柯宇
图片
云聚会现场。潮新闻记者 马赛洁 陈晓驰 摄
“没想到,30年前种下的种子,如今开出了一朵最美丽的格桑花。”
这是一条来自潮新闻客户端的网友留言。类似的感慨,还有很多。5月22日,《从“浙”到“那” 跨越30年“云聚会”新闻访谈》在浙报集团潮新闻客户端刊发。整整40分钟的视频,开启了许多浙江人尘封的记忆:
“三十年,青丝白发。三十年,翻天覆地。”38岁的张杭杰在朋友圈写下感慨。他说,访谈中提到的西藏那曲,是他和父亲绵延30年的牵挂。
“视频里的希望小学,可能还有我添的一块砖!”网友喻恺宁激动地在评论区留言。她记得,7岁时自己为了捐款建学校,忍住10多天没有吃棒冰。
“我拿出了一年的零花钱,想让同龄人有更多上学的机会。”杭州市民盛捷也发来信息,30年前他也曾因一封信感动而捐助。他很高兴,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真的能够改变许多孩子的人生。
“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故事,正是教育援藏最真切的体现。”看完访谈,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王世美也发来肺腑之言……
越来越多的善意,跨越时光传来回响。
“我可能是最早知道这所希望小学来历的杭州伢儿。”当我们联系上张杭杰,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30年前,他的父亲张士兴是浙江省第一批对口援藏干部,全程参与了“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募捐与建设。
这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在幼年的张杭杰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1995年,38岁的张士兴远赴西藏那曲。“爸爸要去做什么,面临什么样的困难,8岁的我一点概念都没有。”看着父亲登上汽车,身影渐渐远去,当时的张杭杰还没意识到,再见到父亲,已是一年多后。
唯有一件事,不论是写信,还是回家探亲,父亲总会提起:“那曲孩子求学非常艰辛,平均每1500平方公里内只有一所小学,三分之二的适龄儿童都上不了学。”
而在张士兴的回忆里,这些话儿子“听进心里去了,很受触动”。
有一天,邻居捧着报纸兴冲冲跑来:“杭杰,你爸爸要在那曲建希望小学了!”那张报纸,张杭杰看了很久,立即和母亲“预支”了零花钱,郑重地寄给了杭州援藏工作组,“我想支持爸爸的工作,让那曲孩子也和我们一样有书读!”
就这样,1996年落成的“那曲杭州希望小学”,成了父子俩共同的牵挂。当年的小学还好不好?入学率是否保持住了?张杭杰知道,援藏归来的父亲,对这些问题十分挂心,因为在他常常摩挲的老照片里,有一张正是在学校前的合影。
“这张照片,坚定了我出发的决心。”从2020年开始,张杭杰三次奔赴那曲,相继捐赠了价值25万元的教学设备、学习用品和爱心资金。
而每次千里迢迢自驾过去,第一站必定是那曲市色尼区香茂乡小学——父辈们当年援建的这所希望小学得到了扩建,老照片里的黄沙泥土,变成了眼前窗明几净的教室和颜色明快活泼的标准塑胶跑道。
捐赠希望小学的石碑,嵌进了学校的主教学楼。张杭杰轻轻靠在一旁,和30年前的父亲一样,拍下了照片。这张照片,张杭杰也拿给8岁的女儿看。他说,今年自己38岁,刚好是父亲出发援藏的年纪,而现在女儿的年龄也恰好和当年的自己一样,“重要的不是捐了多少东西,而是在他人的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把更多的爱传递下去,这就是接力的意义。”
张士兴和张杭杰父子接力援藏的故事,让“云聚会”现场的一位姑娘鼓起了掌。“这所希望小学,可能还有我添的一块砖!”这位名叫喻恺宁的女孩感叹,自己的一点善意在跨越漫长时光后竟能传来回响,“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1995年8月25日,距离喻恺宁上小学一年级还有7天,她趴在自己的小书桌上写了一封信,打算送到西藏那曲。
信是这么写的:
“姜军叔叔,您好!我7岁,9月1日要去上学了。听爸爸说,您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没有学校读书,我从今天qǐ(起)10天不吃棒冰,省下10元钱,为xī zàng(西藏)的杭州希望小学买十块砖。”
懵懂的喻恺宁,对“钱”没有概念,当爸爸问她,能为西藏小朋友做什么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是要把当时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他们。“棒冰是我夏天的最爱,而10这个数字对当时的我来说大概是个‘天文数字’吧。”喻恺宁说。
最终信没有寄出去。喻爸爸带着喻恺宁亲手把10元钱和这封信交到了杭州“援藏爱心特别行动”捐款办公室,后又辗转送到了全国首批援藏干部姜军手中。
后续的故事喻恺宁并不知道。今年35岁的她,2013年于美国硕士毕业,在海外工作5年后选择回国,生活兜兜转转,日子过得踏实又充盈,而那个夏天播下的善意“种子”却一直在她的生命里发芽、生长:
杭州第一座市民林,有她和父母认育的三棵树;初中拿的第一笔500元奖学金,她捐给了浙江省希望工程……在她看来,力所能及地付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喻恺宁还没有去过西藏。最初是因为不敢去,儿时,她常听家人讲起,多年前大舅公在修建川藏公路时因公殉职,“大舅公是工程师,每每看到与西藏相关的新闻,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他,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而现在,她觉得自己和西藏的联结变得更深沉而亲近了。
“一定要去西藏、去那曲走一走、看一看。”喻恺宁立下了一个新的Flag,去看一看那所学校,也去走一走那段公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