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文博等你来!让相框里的梵高动起来

图片
文博会9号文化产业综合馆布展现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摄
“把展板再放高一点”“这个摆件和右边那个对齐”“屏幕重启下试试”……22日下午,在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幕的前一天,展馆布展工作进入收尾阶段。8大展馆、超12万件文化产品、1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文博会再次向世界递出一封“文化邀请函”,为大众呈现一场缤纷文化盛宴。
AI有新意,创新技术抢先看
如何让相框里的梵高动起来,甚至与自己对话?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来画,如今已将这一奇思妙想变为现实。记者走进即将搭建好的来画展区,看到了金黄色相框里,正在“侃侃而谈”的梵高、蒙娜丽莎、C罗等知名人物。
“这是一款来画最新推出的,能够定制数字人形象和对话内容的AI相框。产品核心是基于SkinSoul动画大模型和AI生成技术,用一张照片即可生成动起来的AI数字人。同时基于AI深度学习和智能驱动技术,让AI相框中的数字人与用户可以进行交流互动。”来画市场总监秦卓雄介绍。据了解,这款AI数字相框在海外已售卖上万台,不仅挂入了阿布扎比皇宫,还作为国礼被皇室馈赠给贵客。
湖北馆内,一台无人弹奏的透明钢琴格外引人注意。钢琴琴键随音符自动上下跳动,琴凳上空无一人。柏斯音乐集团外联部经理刘潇正在现场与工作人员一起对钢琴进行最后的调试,“这架钢琴安装了我们自主开发的Pianoforce自动演奏系统,能像钢琴家一样弹奏传统钢琴,真实还原演奏家弹奏时的音乐效果。”一台安装了Pianoforce的钢琴,是传统乐器与前沿科技的完美结合。
文旅接地气,色香味开启“味蕾游”
2024年,文旅市场以持续“沸腾”的方式开场。从“尔滨”到“山河四省”,从洛阳“王婆”到新疆《我的阿勒泰》,各地文旅不断爆火出圈,大众的文旅热情被不断点燃。
“面和肉都是从兰州带来的。今晚就开始煮肉汤,明天起让观众吃到正宗的兰州拉面。”在12号馆“文博食尚 寻味中华”展位,拉面师傅对记者说。探馆时,记者注意到不少展商慕名而来。“早就听说今年展馆里会设美食档口,特来一探究竟。”展商王先生说。据拉面师傅介绍,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口感,拉面在每天都是限量供应。
本届文博会12号馆“文博食尚 寻味中华”展位,周村烧饼、德州扒鸡、五芳斋粽子、老万成酸梅汤、澳门西洋牛油糕、天水麻辣烫、兰州拉面、霍州年馍、山西运城羊肉汤、二利烧鸡、牛庄馅饼、德氏冰淇淋、未阳刮皮、樟树贡酒、平湖糟蛋、狗不理包子、糖饺子、臭豆腐、怀姜糖膏等特色名菜、名点、名优小吃应有尽有。
除了集中展示,不少展商还在各自展位内设置了美食专区。记者发现,山东展馆内停了一辆卡车,上面放了一个巨大的扎啤机。卡车旁,淄博烧烤、德州胖鸡、椿树沟煎饼等唤醒了肚子里的馋虫。展馆工作人员热情地表示,展会期间,欢迎观众前来打卡品尝。天水麻辣烫,火辣了味蕾,也带火了甘肃文化。将味觉体验与文化享受相结合。新疆,以味蕾入手,吸引更多游客进馆了解。
朋友圈上新,世界文化百家争鸣
今年首设的国际文化贸易展,是本届文博会的亮点,展区全方位展示文化进出口贸易发展成果。当天下午,文创中国展区正在加紧布展,作为本届文博会的“展眼”,文创中国展将集中呈现文化创新运用于百姓生活的丰富场景,汇聚来自国内最具代表性文创机构的300余件文创产品,打造“文化卖场”。一件小小的文创品,不仅充当着文化传播的使者,更是文化产业生态的激活者。
字在品牌展区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产品摆放。展区上方挂满近百只点亮的黄灯笼,每只灯笼上都写有一个红色的汉字,让逛展人沉浸在中国汉字的海洋,感受充满魅力的中式美学。展区入口处摆出了用黑檀木制作的百家姓元素签字笔,不少参展商在饶有兴趣地寻找着写有自己姓氏的那支笔。
字在品牌创始人刘美松介绍,今年文博会上,字在将对“活字”与“活化”以及“在地化”做充分诠释。一方面,让活字与文化、商业化紧密结合,复刻活字印刷全工艺流程,全面展示“文化伴手礼”“活字工坊”等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将深入分享“在地文化活化”,重磅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以文化作为产业动能的新引擎,充分挖掘每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伊朗的工艺品、日本的文创设计、俄罗斯的油画作品……国际文化贸易展上,各国文化缤纷绽放。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文化贸易展引进的众多品牌机构中,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将首次亮相文博会,举办2023德国最美图书参展,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将重点销售俄罗斯油画和雕塑。此外,秘鲁驻广州总领事馆、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馆、乌干达驻广州总领事馆、古巴驻广州总领事馆、巴基斯坦驻广州总领事馆、老挝驻广州总领事馆等,将重点展示各国文化旅游,文化艺术、工艺美术、文化饮食等内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焦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