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长大有出息:聪明的妈妈,做到了四管六不管

图片
作者:夕晨(爸妈精读作者)
知乎上有人问:长大后你自由了吗?
一位网友在下面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从小到大,妈妈什么事都帮我安排好,我做什么都要在妈妈的管控之中。
后来我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以为可以不再受妈妈的管教了;
直到有一次我想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散散心,妈妈知道后就打电话对我一通的说教:“你有那条件吗?有段时间没管你,走顺脚了,是不是?”
那一刻,我的内心真的很崩溃,为什么就不能放过我,允许我做自己?
深以为然,亲子关系中,有控制就会有伤害,父母出于关心地介入孩子的生活,其实只是将自己的需求强加给孩子。
聪明的父母,会通过“四管六不管”来养育孩子,让孩子更独立自主,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
图片
图片
四管:管得越少,孩子越好
看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就是再小,父母也要把他们当作成人一样对待,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他们。”
但有多少父母,能将孩子视为成人一样对待呢?
网络上有网友问:“你们父母都是如何管着你们的?”
评论区超千人评论: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住过宿舍,没有体验过集体生活,没有朋友,因为妈妈说只要成绩好,这些都不需要,生活上的她都能帮我打点好,最后我连工作也找不到。”
“我35岁了,孩子9岁了,我妈什么都要管,孩子周末的安排,吃什么,穿什么都要说一嘴,用微信步数监督我有没有上班,没有上班就问,关了微信运动也要追问,我真的很窒息”……
妈妈对孩子的爱总是无私伟大的,但是爱一旦过了边界,就成了管控,会让孩子感到压抑。
不妨通过以下四个选择性管教,让孩子既能独立自主,又能感受妈妈的爱。
1、管孩子的学习习惯
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给孩子写了一个纸张条贴在墙壁上:
不会写的字先查字典;
不会写的题先仔细想想再翻书本查看,实在不会的题先标注;
做题的时候认真思考,全部做完后再回过头想想;
写完作业先自己反复检查3遍确认无误再喊妈。
看完这位妈妈的教育纸条,网友不禁感叹:“这位妈妈也太聪明了,果然拉开孩子距离的不是智商,而是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2、管孩子的品德修养
好的品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聪明的妈妈会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孩子从小事做起,长大了就是美德。
她们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如诚实、善良、尊重他人等,让孩子落落大方,而不是处处“惹人嫌”,因为品德修养高的孩子,长大也不会吃亏的。
3、管孩子的身体健康
孩子的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重要的,聪明的妈妈从不在这上面心存侥幸。
周末她们会约上三两好友,带孩子适当地在学习上摆烂几个小时,去户外运动。
带他们撒欢,让孩子沉浸式呼吸新鲜空气,在大自然里身心得到放松。
她们会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孩子高油高脂的摄入,给孩子制作多样化的美食,避免挑食带来的营养不足。
4、管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些妈妈觉得孩子心理怎么会不健康,根本不需要多关注,从而不知不觉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却不自知。
聪明的妈妈会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给予关爱和支持。
妈妈会在孩子学习负担大时,给孩子一个宣泄的机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
妈妈们还会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并让孩子拥有归属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到来是有意义的,那孩子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坚定而有力量。
图片
图片
六不管:“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看过这样一句话:“父母越管教,孩子越叛逆;父母越训斥,孩子越顶嘴。”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男孩果果今年5岁了,原本很乖巧,但忽然变得特别不听话。
妈妈让往东,果果非要往西,而且特别犟,还和大人顶嘴。
不让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把厨房的东西扔得满地都是,只觉得理所当然。
故意将电视的遥控器摔地上,如果说他两句,他摔得更起劲。
他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跟他说蔬菜有营养,要多吃一点,他偏不吃。
就算你强迫他吃到嘴里,他也马上就吐出来了。
还总是嫌妈妈唠叨,不愿意和妈妈说话,妈妈感到特别无助。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情绪,孩子越长大越有自己的思想,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越管教,孩子越跟你对着干。
不妨学着放手,不该管的地方,还给孩子自由,让他们挖掘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兴趣。
以下六个不管让孩子和妈妈的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1、小事不管大事管控
有时候总能在路上听到这样的妈妈对孩子这样说:“你怎么这么没主见,什么都要我来给做。”
其实孩子没有主见,也许是因为家长太过干涉。
有些父母喜欢替孩子做好打算,从日常穿衣服的选择,零食的选择,再到辅导班、工作的选择都是父母一手包办,从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性。
不妨试着大方向父母把控一下,其余的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2、孩子的选择不要管
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因此孩子就没有选择的权力,却忘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选择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天赋的激发。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探索世界,过多的干预和阻止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父母应该在孩子做选择的时候给予尊重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3、孩子的小事不要管
有些妈妈总是会在孩子的小事上喋喋不休,比如经常因为孩子的衣服乱扔而教育,因为不小心撒了一杯水而骂他。
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会在你感觉他很糟糕的时候,还愿意听你讲话。
妈妈们可以换位思考。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因为他们是孩子,所以会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手能力差是正常的,而作为父母可以去引导孩子学会做好,多一些包容和宽容对待孩子的小事。
4、孩子的隐私不要管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拒父母于千里之外,即使面对父母明智忠告也会充耳不闻,如此一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影响力也会遭限制。
尊重孩子的隐私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重要一环。
父母应该通过言行举止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的,让他们知道父母可以在需要时候给予他们帮助。
而不是通过窥探孩子隐私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孩子感受到尊重,自然而然会发展个人兴趣和情感。
5、孩子的困难不要管
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各种挑战与困难。
而困难,正是他们成长的阶梯,是他们学会独立、学会坚韧的必经之路。
妈妈们应该在孩子求助时,引导孩子解决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从而让孩子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挑战,战胜困难。
当孩子自己克服困难后,他们会有满满的成就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6、孩子的思维不要管
孩子的思维,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作,充满了无限想象与创意。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常常能带来惊喜。
妈妈们只需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自由,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
要相信,孩子的思维有着独特的魅力,他们的创意将让生活更加多彩。
尊重孩子的思维,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图片
图片
聪明的妈妈,都懂尊重孩子就是成就孩子
育儿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内心会被安全感包裹,自我价值感才会越强。”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聪明的妈妈,都懂得尊重孩子就是成就孩子。
95后湖南学霸林卓宇,5岁开始写作,18岁当选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25岁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当选牛津大学厄特根学者。
网友直呼他的人生真是开挂了。
在面对采访时他说,因为他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跟他一起成长的父母。
父母尊重他的个性,不把自己的偏见强加给他,当他们有摩擦和分歧时会尝试沟通,父母在他16岁后,就基本不干涉他所作出的选择了。
是呀,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不是你的延续。
尊重孩子的能力,只要给孩子机会尝试,他们往往会给你意外的惊喜,无论是在学业能力,还是情绪能力。
父母的爱表现在一言一行中的尊重,这种尊重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而被尊重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和独立,他们更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从而让他们找到更好的自己。
图片
图片
作家约翰曾说过:
“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上学后,被人问到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
他们告诉我,我理解错了题目,我告诉他们,他们理解错了人生。”
每个妈妈总想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寄予了孩子过多的期望,随着孩子长大,她们发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孩子终究都是平凡的人。
不妨将孩子培养成幸福的普通人,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被允许的童年才是最快乐的!
愿妈妈都能做到四管六不管,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夕晨,富书专栏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文章:爸妈进化论,富书重磅推出第4本新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