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潮”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原标题:以“国潮”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又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将我国历史文化艺术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借助“国潮”之风持续破圈,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特别是深受年轻人追捧。“国潮”无疑成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有效载体,成为“第二个结合”的生动实践,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助推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以国潮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领域的不朽丰碑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其蕴含的思想与智慧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5000年的文明史中沉淀和积累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可喜的是,不少创作者运用现代高科技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搬上荧幕、写进图书、融入生活,形成如火如荼的国潮现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从《唐宫夜宴》《只此青绿》掀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喜爱,到《上新了,故宫》《舞千年》等多元文化类节目出圈,显示了国潮的无限魅力。在国潮热中,各地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元素,持续打造出国货产品,保持了国潮的经久不衰。今年春节,年轻人以汉服马面裙为“新春战袍”,占据了龙年年货市场的C位,消费者对国货“潮品”多年来的追捧在“新中式穿搭”引领之下再创新高。必须坚持国潮理念,让厚重的传统文化“潮”起来,实现国人感官享受、心理需求、审美价值的无缝对接,为人民群众提供美轮美奂的精神享受。
以国潮增强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是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肯定,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否定传统文化的根,就是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就没有前途和希望。当前,文化领域的竞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西方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潮侵蚀、解构我国主流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虚无主义还有一定的市场。国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文化符号和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拍案叫绝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业态将中国元素与潮流元素相融合,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美感。应以国潮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尚创意,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以国潮架通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桥梁。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赋予了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文化的大观园里,荟萃着世界二千多个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这是世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特色和独特的贡献,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就会呈现勃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国潮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它的出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近年来,集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为一体的国潮,在海外市场不断升温。李子柒的田园生活爆红海外,刷新了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受到各国运动员的追捧。这充分说明,国潮切中了全世界青年人对“潮”“酷”的诉求,成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必须源源不断地以国潮理念打造具有海外吸引力的国货产品,架通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桥梁,绽放出中华文明的绚丽光彩。
(周千猷,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