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50亿储能公司获融资,中石油是背后的“隐藏股东”

华夏能源网&华夏油气(公众号hxyq3060)获悉,近日,龙蟠科技(SH:603906)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锂源”)拟增资扩股,引入昆仑工融2.85亿元资金。融资完成后,昆仑工融将获得常州锂源5.5%的股权。
从估值上来看,本轮融资前,常州锂源的估值为48亿元,完成融资后,估值将超50亿元。
图片
华夏能源网发现,龙蟠科技本次融资出现了中石油的身影,中石油旗下的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持有昆仑工融29.8%的股权。
图片
常州锂源成立于2021年5月12日,是龙蟠科技控股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专业化生产制造企业,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正极材料LFP,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此前华夏能源网报道《负债高企、一年亏掉15亿,锂电跨界者龙蟠科技为何还要逆势扩产?》)
辉煌业绩的是,在2022年,常州锂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销售收入达到122.43亿元,在龙蟠科技的营收占比骤然提升至87%。不过到2023年,由于碳酸锂价格波动,常州锂源陷入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4.5亿元,今年一季度,再次亏损8392.41万元。
此外,有消息称,常州锂源已有上市计划。如果常州锂源在未来能够获得上市,中石油也将迎来一家储能上市公司,其在储能业务上的布局也将再次扩大版图。
之前,中石油在储能领域已布局有钠离子和钛酸锂技术路线。
中石油对钠离子电池的布局重点为,一是满足循环5000次以上、-20℃~60℃耐温宽的正负极电极材料研发;二是电芯产品研发、实现钠电电芯批量制备;三是开发电池管理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电池模组集成技术等。
其最终要开发出安全稳定运行的低成本百千瓦级钠电储能装备,实现50kW/100kWh的钠离子集装箱式储能装备在油田场景下的应用示范。
而在钛酸锂电池方面,中石油则和格力钛新能源合作,共同完成钛酸锂电池模组PACK工艺方案,共同开发高功率钛酸锂离子电池模块适用的BMS、和适用于规模化高功率用能的能量管理系统EMS方案。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目前,在国内油气行业,除了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和国家管网在储能行业也均有布局。其中,中海油倾向于储能系统集成;中石化则主要做储能设备、充换电;国家管网主要做储能技术服务。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