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日新月异,未来孩子能否立足,不是靠分数,而是这4种能力

图片
作者:夏在山谷(爸妈精读作者)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顺口溜已经流传了几代人;
但是,又道出了多少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辛酸。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写出了多少学生内心的无奈。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顺口溜已经流传了几代人。
但是,又道出了多少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辛酸;
高一分,干掉千人”又写出了多少学生内心的无奈?
图片
特别是2023年9月ChatGpt开始,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的发展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不断地刷新我们的认知。
它们不仅能写文章、做翻译,还能编程、设计……简直是全能选手,这样的发展趋势,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传统行业。
那当前仅仅单纯以记忆为主,分数为王的教育模式,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呢?
在AI时代,未来孩子们能否立足,不是靠分数,而是下面这4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
图片
自驱力
强大的自驱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内驱力”的概念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指的是在和环境交互中,个体自发产生的一种具有驱动效应的自我力量。
拥有自驱力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犹如熠熠生辉的董宇辉,出身农村,家境并不宽裕,懂事的姐姐提前辍学好供他读书。
董宇辉想: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正因为有清晰的目标,驱使了他的内驱力,即使董宇辉所在县城的教育资源极其匮乏,他读书期间从未上过补习班。
但是高考,他却以高出一本线几十分的好成绩,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大学。
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期间,董宇辉把过去十年的高考题反复演练,以至于熟练到看见题目就知道是哪年哪省考卷哪一题的程度。
又是这种强烈的自驱力,让他在年纪轻轻的23岁就成为新东方的教研主管。
凭着内驱力,他一路走到现在。
董宇辉曾经无数次说:把选择的机会交还给孩子,是培养他们自驱力的关键。
拥有选择权的孩子会更加珍惜自己的选择,并全力以赴地去实现目标。
让孩子选择他们的热爱并做到极致,快乐和成就感会成为他们继续自律的内驱力;
鼓励式教育可以让孩子从小拥有内驱力的信念;耐心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力量。
一个人有多大的驱动力,就愿意为之付诸多少努力。
点燃自驱力,就能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
图片
图片
抗挫力
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颁奖仪式上,90后女孩江梦南像一颗耀眼的星星光彩夺目,可很多人不知道她其实是一名听力障碍者。
图片
江梦南在半岁时因为高烧感染肺炎,20天的治疗后,烧退了,可是耳朵也听不见声音了。医院诊断的结果是极重度神经性耳聋,等同于失聪。
面对这样的晴天霹雳,江梦南父母没有放弃。
他们从海伦·凯勒身上得到启发:
让小梦南摸着父母的喉咙,感受声带的振动,看着父母的嘴型学习发声,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一个音一个音地反复练习发音和唇语。
普通人三四遍就能习得的音节,她要反复练上千次。
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小姑娘,用自己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的毅力,把聋哑带给她的挫折踩在脚下,成绩出类拔萃,2015年她考上了吉林大学的研究生。
2018年,她拿到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普通人考清华已难如登天,可以想象失聪的江梦南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
毛北是一个被父母宠爱的优秀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高考前夕,他因为忘记带准考证而错过考试,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遗书上写着:错过高考,我是一个失败者。
让人看了无不心痛不已。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
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需要怎么清洗伤口和包扎;
你一头栽下时,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得到疗愈,怎么收获心灵深处的平静;
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著名教育家龙应台说的这句话,引人深思:
培养一个内心强大有弹性的小孩,才有触底反弹的力量,比考高分重要多了。
带领孩子参加运动,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
陪伴孩子一起读名人传记,选择一两个成功的人物作为孩子的偶像都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提高抗挫力。
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重要机会。
提升孩子的抗挫力,能够增强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掌控感和选择权。
图片
图片
创新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孩子们需要学会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勇于尝试新的事物。
电影《驭风男孩》讲述了非洲马拉维的一个村子自然灾害频发,水灾泛滥之后又出现严重干旱,饥荒引发村民的不断死亡。
大家感到绝望时,威廉始终在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观察到在旷野中,到处都是很大很狂野的风,威廉观察着这些风,想着如何利用这些风来发电抽水。
图书馆的一本《能源利用》讲述如何利用风能发电,让他灵光乍现,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但威廉向爸爸要自行车做发电机的时候却被爸爸骂了一顿。
爸爸只知道固守自己以往的经验,根本不愿尝试新的东西,一心等着老天大发慈悲。
在威廉的努力说服下,爸爸终于同意拿出宝贵的自行车,村里的人开始配合协助。
终于,成功制作出了一台大风车,抽出了水,给村子带来了生的希望,帮助大家撑过了饥荒。
我们要鼓励孩子保持对世界无限的好奇心,耐心积极回应孩子提出的奇奇怪怪的问题,不轻易否决和批评孩子所谓的“错误”;
主动探索并勇于实践,支持孩子勤动手改造旧物,变废为宝,让孩子品尝到创新的成就感和快乐;
引导孩子大量阅读科技类读物,这些习惯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图片
图片
社交力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流行热词:社交牛逼症
李玫瑾曾说:要培养孩子“社交牛逼”的性格,因为这样的孩子不惧眼光,内心强大。无论走到哪,和谁交往都得心应手,他们的人生道路也更加宽广。
95后女孩张子枫,便是如此。
4岁那年,她去河南参加一档少儿选秀节目。
面对镜头,她毫不怯场,反而上演了一出经典开场白,至今让人记忆深刻:
“人在江湖飘啊,子枫不挨刀啊。为啥不挨刀啊,因为有绝招啊。我可爱又活泼,三是会跳舞,才艺还特别多。”
在场所有评委都被逗得开怀大笑,其中有个评委,还特地对子枫妈妈说:
“你家孩子放在河南太可惜了,可以考虑带去北京闯闯看。”
从此,便开启了“国民闺女”张子枫的灿烂星途。
与张子枫在镜头面前如鱼得水的情景截然相反的案例在高校时有发生:
张超(化名)是某高校大二的一名学生,当他接受心理辅导时,显得异常紧张,眼神总是在闪躲,不时地低头,手不知道放到哪里好。
在问询中,我们了解到他当下患有严重的社会不适应症状,已经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学习,面临着休学的困境。
华盛顿大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Carolyn Webster-Stratton和儿童临床心理学家Jamila Reid在研究中发现:
“社交力强的孩子在学业上会更加成功,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学业上表现较差的可能性更高。”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合作和竞争的世界,孩子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
父母可以创造社交环境,向孩子传授社交技巧,带领孩子多参加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图片
图片
竞争,似乎是这个时代的小孩出生就开始进行的课题。卷发育、卷智力、卷分数,父母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AI技术日新月异,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取代许多现有的工作岗位。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只有充分调动孩子的自驱力,尽情释放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探索和勇于创新,创造机会培养良好的社交力,这样孩子不仅能拥抱成功,也能笑对失败。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愿父母都能重视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让孩子展翅飞翔。
作者简介:夏在山谷,富书专栏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文章:爸妈进化论,富书重磅推出第4本新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