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希遇难后,伊朗最大损失已浮现,伊朗副外长与王毅碰头,当众作出三个承诺

伊朗总统莱希遇难一事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在这位强硬派总统去世的背景下,继任者将会如何处理伊朗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伊朗日前对中国做出的承诺,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莱希一事导致伊朗将出现怎样严峻的情况?
据中国新闻网5月22日报道,伊朗副外长萨法里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并且与王毅外长进行了面谈。这位临危受命的伊朗副外长公开向中方做了三个承诺。
图片
第一个承诺,萨法里强调伊朗的内外政策不会改变,将在最高领袖领导下继续坚定推进国家发展进程。这一表态其实是对外界近期种种猜测的直接回击,他把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搬出来,也是在暗示伊朗政坛目前并非“群龙无主”。
第二个承诺,伊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致力于加强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合作。在强调了伊朗整体内政外交仍将保持稳定后,萨法里向中国表达了善意,毕竟莱希任期内中伊达成多项合作,这些合作今后伊朗还承认不承认?如今来看,伊朗的态度很明确。
图片
第三个承诺,萨法里感谢中方推动沙伊和解,伊方愿延续有关进程,与地区国家持续改善关系。他的这个表态就比较耐人寻味了,据观察者网5月22日报道,近期外媒不断爆出“美国很快将与沙特达成历史性协议”的消息,协议内容大致是美国今后将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作为交换,沙特需要与以色列建交并且限制中国技术进入沙特。
图片
拜登把这项协议视作自己竞选连任的关键,不难看出来,这一协议明显对标去年由中国促成的“伊沙和解”,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对中国影响力的一次“清洗”。萨法里此时提出来“愿延续有关进程”,是在亮明伊朗倾向中国的立场,而这种分歧的焦点便是沙特今后的选择。但不管怎么说,萨法里在伊朗举国悲痛之际参加会议,这本身就是伊朗的一种态度,而他的三个承诺再度证实了这样一个判断:那么多的中东国家里,伊朗是中国可以相信的对象。
图片
至于外界认为的强硬派莱希遇难后伊朗对华态度会出现改变,如今来看也缺乏现实支撑。一来,伊朗内部的亲美派近两年遭遇重大打击,无论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还是特朗普下令暗杀苏莱曼尼,都让亲美派颜面扫地,伊朗还不至于“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加上如果今年美国大选后特朗普上台,按照他的对伊态度,伊朗亲美派岂不是自讨苦吃?二来,中伊关系建立在稳固的现实基础上,就拿巴以冲突来说,伊朗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有除了反以色列外的第二个态度,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
图片
因此,我们暂时还是可以相信伊朗国内的稳定性,即便换一任总统上台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出现多大的政策变动,这一点是伊朗代理外交部长巴盖里22日亲口承认了的。而莱希遇难后,对伊朗带来的最大的后果与损失其实体现在伊朗最高领袖这一职位的交接班上,哈梅内伊本来是把莱希当成接班人培养的,如今他需要重新培养接班人,但其年事已高,还会有足够的时间与耐心再度培养一个类似莱希一样可靠的接班人吗?这件事的影响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发酵。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